老人家都喜歡小孩子,但衛嘉樹覺得,這個鍋虞美人不應該背。
但內中緣由,她又不好吐露,只得笑著說:“虞氏性情婉順,哪怕皇貴妃多加刁難,也從無頂嘴。”——說實在的,夏氏的刁難,也無非就是說幾句難聽的話。畢竟虞氏盛寵,皇貴妃也怕惹皇帝不高興,不敢做得太過分。再則虞氏素不惹事,皇貴妃也捉不到什么把柄,也不過就是拿著規矩儀態說事兒。
太后撇撇嘴,露出不屑之色,“皇貴妃還是老樣子啊!”
衛嘉樹干巴巴笑了笑,差點忘了,太后素來不喜皇貴妃。
“今年選秀,也該進幾個新人了!”太后板著臉道。
衛嘉樹:皇帝對此倒是并不熱衷,在加上四皇子不過才剛滿十二歲,倒是不急著指婚。
只不過,太后這般堅持,只怕皇帝也不便拒絕。
其實皇帝都已經有十二個兒子、九個女兒了,哪怕以后再生不出來,其實也不打緊了。
只不過老人家觀念封建,加之年紀大了,難免固執,因此衛嘉樹也就沒多說什么。
走出壽寧宮,詮嬪才低聲道:“太后并沒有針對娘娘你的意思。”
衛嘉樹一愣,她當然明白太后是針對虞美人,便微微一笑,“我知道的。”
詮嬪松了一口氣。
其實皇帝今年本不打算選秀,但在太后的連番吵擾之下,還是勉強同意選秀,但只在直隸一省甄選,因此今年的選秀籌備得倒是比往年快一些,秀女也比往年少很多。
天澤二十一年春夏之交,太后在大宣宮壽萱殿正殿選閱秀女,最終只留下五十余人,安置于北苑,命身邊教引嬤嬤教導秀女規矩禮儀,同時也是暗中觀察,從中甄選容貌品性拔擢之人,為皇帝充實后宮。
就在這個暖煦的時節,東宮傳來好消息,這一次,是太子妃申氏有喜了。
大約是因為瑾郡王、誠郡王先后有了嫡子的緣故,東宮的三個庶出皇孫又不得皇帝所喜,所以太子也終于捏著鼻子去跟太子妃生孩子了。
聽到這個消息,太后喜出望外,對太子妃恩賞無數,還發話說,今年不給東宮賜新人了。
話說,東宮的侍妾已經很多了,就算長輩不賜,太子也沒少睡東宮的宮女!甚至連太子妃身邊的侍女都收了兩個!
總之,太子渣起來的樣子,特別像他爹。
不過這幾年,皇帝倒是沒那么風流了,這次選秀,也是太后從頭到尾忙活著操辦,皇帝根本不上心。
大宣宮的四月,是風光最好的時節。
更難得是今年風調雨順,皇帝也格外清閑些。
這一日,御前的姜永福來傳皇帝口諭:“萬歲爺請娘娘巳時三刻前往觀瀾榭。”
“知道了。”觀瀾榭是位于北湖北面的一處水榭,距離嬪妃宮苑略有些遠,不過那里也格外清靜雅致,賞花賞水賞鯉魚,想必愜意。
姜永福又忙補充道:“萬歲爺還說,水邊危險,讓娘娘不要帶十一皇子。”
衛嘉樹:出去玩,不帶阿優真的好嗎?
嘆了口氣,貌似兒子在皇帝眼里,就是一只只電燈泡,月前,皇帝帶著她微服出宮去昌縣,也是沒帶阿優。至于阿佑這個已經入讀的皇子,就更別想出去玩了。
“知道了。”衛嘉樹一臉無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