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闊演唱《東風破》的這一段,彈幕非常厚,該期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彈幕都集中在了這五分鐘和前后兩分鐘,大部分人都是聽完了之后再回來聽第二次第三次后發的。
演唱前的彈幕幾乎都是高能預警,歌曲信息出來的時候則是層層疊疊的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
演唱期間,各種大小顏色字體的彈幕很大部分都是歌詞本身,還有一些強解的,很厚,厚到基本看不清楚。
演唱之后,當然就是各種牛批厲害666,而在林武晉問楚天闊是否有傳世的詞牌名叫做《東風破》時,彈幕里也總算不再都是罵林武晉的了,他們也真的都蠻好奇這一點的。
甚至彈幕里還有類似于一定有絕對有誰誰還寫過的話,實在也是這首歌讓人太確信就是有這么一首詞叫做《東風破》了。
節目里,楚天闊只是笑了一下,也不搖頭也不點頭,而節目剪輯也是可惡,直接將楚天闊這么一笑后其他人的追問等內容全部剪了。
一通對這首歌的分析評價與夸獎之后,孟延松樂樂呵呵的出來說最后的話:“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小楚這首歌的全部伴奏都是在剛才結束了《音樂現場》那邊的錄制后在這里現場做出來的。至于這首歌是否更早以前就已經寫好了,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知道,小楚起碼還有一首質量是不會弱于這首的華夏風歌曲。這足以證明,三古三新六大標準之下是可以寫出很好的華夏風歌曲的,而且絕不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孤篇一首。”
“我現在也算是有點明白了小楚之前說的深挖華夏文字這座寶庫,這首歌也充分證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依舊能夠寫出華夏古香古韻,至于寫法修辭,剛才各位老師也已經說過很多了,我就不贅述了。我只說一點,小楚這首《東風破》完全可以成為三古三新六大標準下具備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我一直認為,傳統與流行其實是一個環,這個環銜接好了,融合好了,才能夠帶著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文化緩緩向前。”
節目在孟延松與四位嘉賓的碰杯中結束。
節目最后又出現了一波比較厚的彈幕,基本都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有沒有《東風破》這個詞牌名。
當然,大部分人在節目快結束的時候就去找歌了。
《孟延松的音樂酒館》每一期都會至少出現一首原創歌曲,另外也有至少一首翻唱或者表演歌曲,這個節目是有專門的音樂平臺合作的,所有的歌曲都會在節目更新的同時出現在該音樂平臺上面。
版權歸屬當然還是楚天闊的,歌曲是免費聽的,但經由音樂酒館這個節目與企鵝音樂合作,還能獲得一筆授權費的。如果楚天闊重新灌錄錄音室版本,那當然是可以自主選擇收費或者VIP形式的。
至于版權嘛,楚天闊當然是在每一首歌開出來后,找個時間就將詞曲上傳到華夏音樂版權網站上面進行了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