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斷言,每一只獨角蟲分泌的鱗粉都不同。
哪怕是父母相同的獨角蟲,嚴格把控其飲食,生活習慣,最終所產出的鱗粉也完全不同,道理就跟沒有完全相同的葉片一樣。
鱗粉的作用是在對戰中被發現的。
訓練家發現鱗粉特性的獨角蟲居然可以免疫火系技能帶來的灼燒效果或者電系技能所導致的麻痹反應,似乎還有其他奇妙的作用。
很快,這種發現便引來了學術界的萬眾矚目。
因為!
如果將這種鱗粉應用到科學或者收集這種鱗粉給精靈體表附著上一層會怎樣?
本來就強大的個體如果再配上鱗粉豈不是如虎添翼?
結果很遺憾。
鱗粉在離開獨角蟲體表后會迅速失活,完全喪失神奇效果。
但學者們和訓練家就此放棄了么?
當然不會!
學者們轉而研究如何保持鱗粉的活性以及鱗粉的作用原理。
而訓練家們則想要從飲食和生活環境人為的干涉鱗粉的成分構成,從而解析其中的奧秘,理想是培育出一只可以靠著鱗粉抵御一切攻擊的至高個體。
經過無數次的培育實驗后,得到了一個遺憾又欣然的結果。
鱗粉的失活無法解決,但學者們卻在無數次實驗中研究出了鱗粉的部分作用原理,從而促進了科學和藥學的發展。
如今市面上最先進的灼傷藥便來源于此。
但訓練家們卻心情復雜。
鱗粉特性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其效果具有特異性,即根據個體而異。
首先,只有七對足以下的獨角蟲的鱗粉才會具有神奇的抗性。
七對足以上的獨角蟲雖然也會分泌鱗粉,但這種鱗粉只具有基礎的生物作用,即在被某種東西黏住時可以脫落掉從而使得獨角蟲快速逃跑,亦或者是防水,保溫,求偶等等。
因此,這種具有七對以上的多足獨角蟲便因為多足,鱗粉的脫落特點從而歸類為特性·逃足。
那么具有鱗粉特性的獨角蟲的鱗粉效果是不是一樣呢?
也不盡然。
訓練家嘗試過讓精靈先用水系攻擊沖掉獨角蟲的鱗粉,然后再用有特殊效果的電系攻擊,結果成功的麻痹了獨角蟲。
但也有個別獨角蟲可以在鱗粉被沖落的剎那快速分泌鱗粉,完全不懼怕這種戰術。
同樣的,還有些獨角蟲在訓練家的培育中發生了更奇異的變化,其體表的鱗粉完全不會被水沖落,更強者甚至于可以在水中作戰。
聽聞,某些強大的蟲系訓練家會搜集世界上的各種防火樹種,尤其是會分泌‘滅火’物質的珍貴樹種來培育具有鱗粉特性的蟲系神奇寶貝。
這樣繁衍培育而出的鱗粉特性神奇寶貝將會變得極具抗火性。
這些種種便是‘特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