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衛軍中施行嚴格的監軍制度,設立了大量的普通監軍,制衡將領,杜絕兵為將有之現象,以保證軍隊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
豐厚的餉銀使得禁衛士兵士氣高昂,嚴格的訓練、精良的武器、嚴酷的軍紀,才有了強大的戰斗力。
若是整個九邊軍隊都改造成禁衛軍模樣,別說區區建奴,便是攻占整個草原也是輕而易舉。
但是孫傳庭也知道,想把九邊軍隊改成禁衛軍模式并不容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都說朝廷腐敗、地方腐敗,其實軍中更加腐敗!
孫傳庭是代州振武衛人,是軍籍出身,其祖輩都是軍戶,對軍隊自然非常熟悉。
不管是普通衛所,還是宣大榆林這樣的九邊軍鎮,其實都差不多。軍田幾乎被將官們霸占光了,絕大部分軍戶都淪為了將官們的佃戶。說是佃戶,因為軍籍身份限制,卻沒有不佃種的自由,受將官們驅使宛如奴隸一樣,事實上的軍奴。
普通民戶沒有了田地,可以選擇佃種地主家的田地,也可以選擇去其他地方討生活,比如去城市里當傭人,去工坊里做工。而軍戶卻被限制在軍田里,根本就不能離開,事實上過的比農戶還要慘。
將官們霸占軍田,侵吞軍餉,一個個都是大地主,在衛所軍鎮稱王稱霸,一個個富得流油。更關鍵的是這些將官大都是世襲,官職祖輩相傳,如此下來,除了少數人,誰還愿意苦練武藝苦學兵法,反正是躺贏!
而普通軍戶,整日里在將官們田里耕種,平日里連飯都吃不飽,三餐不繼之下哪里有力氣練習武藝?很多軍戶早已淪為事實上的農夫,根本就不會打仗,甚至連放銃放箭都不會。
于是乎,軍隊戰斗力越來越差。畢竟軍隊還要打仗,為了維持戰斗力,將領們便拿出一部分貪污得來的銀子用來養家丁,靠著家丁進行打仗。
總而言之,九邊的軍制已經腐敗到了極點。而偏偏將官們控制著一切,要想改變的話必然觸動所有將官利益,必然遭到所有將官反對,阻力將會非常的大。
在地方改革的話,即便動了士紳們利益,士紳們手中沒有兵權,也翻不起太大浪。可軍鎮不一樣,這些將官手中有兵,有養的大量家丁。一旦觸犯了他們利益,鬧出兵變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若是事情鬧大,整個九邊大亂也為未可知。
宣府大同等地不同于遼東,有著大量禁衛軍精銳坐鎮,在這里軍制改革一定的慎重。
孫傳庭一路走著,盤算著該如何著手,慢慢的,一條計策在他腦中形成。雖然有些毒,但若是能夠達成,三鎮軍改將會容易很多。
ps:四千字,先發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