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當家。”紫金梁抱拳而去。
接下來,諸人開始商議,如何對付明軍。最終采取了李鴻基的計策,對明軍主動出擊、各個擊破。
這三年來,流民軍用糧食蔬菜等物和蒙古牧民換取了大量的馬匹,現在光是各種馬匹就有五六千匹之多,其中戰馬三千余匹,各位頭領手中的騎兵加起來超過了三千。
王嘉胤下令,集中各個頭領手中的騎兵,共三千騎,由自己親自率領,扮做蒙古人模樣,雇傭蒙古牧民為向導,南渡黃河進入鄂爾多斯,先向榆林軍展開進攻。其他的流民軍則留在黑山看家。
李鴻基作為新人,自然主動請戰,得到了王嘉胤贊賞,讓他隨同高迎祥部騎兵一起作戰。私下里,王嘉胤卻交代高迎祥,暗中看住李鴻基,若有異動則格殺之。
兵貴神速,第二日王嘉胤便親率三千騎兵南下,一日后渡過黃河進入鄂爾多斯境內。
被林丹汗擊敗兼并以后,昔日強大的鄂爾多斯部早已沒落,部落大部分男丁被征集到歸化城,留守成吉思汗寢陵八白室的只剩下幾個小部落,總人口也就數千人,面對黑山騎兵根本就不敢阻攔。當然河套面積廣大,其他地方還有很多蒙古部落,但也根本沒有時間集結牧民騎兵攔截。
流民騎兵并沒有打算對付這些牧民部落,而是沿著烏蘭木倫河河谷一直向南。烏蘭木倫河左右皆是沙漠,榆林的明軍要想進攻黑山,走河谷是最為便捷而且能夠隨時得到飲水。
深入河套三日后,哨探來報,前面十里外發現了明軍蹤跡,王嘉胤是邊軍軍官出身,自然知道出其不意的道理,也沒讓停下來休整,而是全軍迅速向前,直接和明軍作戰。
十里的距離,一刻就到,然后便看到正在亂糟糟整隊的明軍。
榆林軍一萬余人,但大部分都是步兵,沿著河谷一路向北,隊列便拉了七八里長。其實在流民騎兵發現明軍的同時,明軍哨探也察覺了流民軍的存在。但流民軍都是騎兵速度太快,根本就沒給明軍留下整理隊列布陣太多時間,而榆林軍和其他邊軍一樣,缺乏訓練,這么短時間內想整理好陣列根本不可能。
“蒙古人殺來了!”很多榆林軍士兵驚慌的喊著,原本就散亂的隊列更加散亂了。
“侯貴,你帶本部去攔截一下,我迅速整隊。”榆林總兵馬貴對參將游振松命令道。
對面攻來的是數千“蒙古兵”,游振松自然不樂意主動去擋,可也不敢違抗軍令,當下磨磨蹭蹭的帶著百十個家丁兩千多步兵迎了上去。然而雙方還未接觸,看著鋪天蓋地而來的“蒙古”騎兵,他手下兩千步兵一下子便潰了,無數人驚慌喊著四處就跑。這些步兵都是普通軍戶,但大部分時間都在種地,一個月也不見得會操練一次,哪里有對抗騎兵的勇氣?
游振松見狀也不多說,帶著百十個家丁掉頭就跑。他和家丁們倒是有馬,很快便超過逃跑的步兵。
總兵馬貴正指揮手下布陣,百十輛戰車在前,步兵躲在車后,弓箭手、火銃兵準備放箭,長槍兵保護射手防備敵人沖陣,騎兵躲在兩翼作為預備隊。
陣列是標準的明軍陣列,靠著這種陣列抵擋了蒙古騎兵兩百年,若是能布好的話憑王嘉胤手中這三千流民騎兵想破陣幾乎不可能。然而這種陣列太復雜,而游振松敗的太快,根本就沒有爭取到多少時間。
馬貴還在指揮排列車陣,前面的潰兵呼啦啦就逃過來了,后面跟著呼嘯奔馳的“蒙古”騎兵。
“敗了,快逃啊!”馬貴手下主力哪里還敢再留下來,跟著便往后撤。
馬貴叫囂著,帶著家丁拼命阻攔,親手砍殺了十幾個潰兵,其他潰兵便繞過他和他的家丁,繼續往南逃。這些榆林軍戶飽受將領軍官們盤剝,平日里連飯都吃不飽,根本就不愿出邊墻打仗。
眼見潰敗已成定局,馬貴也不再掙扎,帶著家丁撥馬就跑。
還沒有接觸,明軍便潰了,看的流民軍頭領們目瞪口呆。什么時候,官軍竟然這么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