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把咱們當做蒙古人了。”李鴻基笑呵呵道,點破了事情真相。
看看大家伙身上穿著的蒙古袍、頭上戴的蒙古樣式氈帽,眾頭領哈哈大笑。
一場大戰,除了三個倒霉的家伙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腿,三千騎兵毫無損失,卻擊潰了一萬官軍,殺死殺傷百余,俘虜了一千多。若不是還要對付其他兩路明軍王嘉胤不愿遠追,俘虜比這還要多得多。
官軍逃了,留下了大量的糧食輜重,一路上跑掉的旗幟武器更是數不勝數。王嘉胤留下白玉柱帶五百騎兵收拾戰場,押著俘虜帶著糧食輜重慢慢返回黑山,自己帶著剩下的兩千五百騎兵快速返回,準備應對另外兩支明軍。
根據哨騎回報,另外兩路明軍一路出偏頭關,沿著黃河東岸山路向北,另一路則出威遠堡,走赤兒山一線。
“中路出偏頭關的明軍約一萬人,東路出威遠堡的卻有三萬之多,諸位兄弟,咱們先對付哪一路啊?”王嘉胤問道。
“中路明軍離咱們近,人數又少,當然先對付中路了!”八大王張獻忠叫道。
“八大王說得對,先打人數少的。”其他人也紛紛說道。
“闖將兄弟,你說呢?”王嘉胤看向李鴻基。
李鴻基道:“大當家,諸位兄弟說得多,應該先易后難。不過屬下有個計策,可以輕易拿下中路明軍。”
......
黃河東路的崎嶇山道上,一支軍隊正在迤邐前行,正是中路明軍,主將是總兵艾萬年。
突然,一騎如飛從前方而來。
“大帥,榆林軍派兵來了。”一個手下報告道。
艾萬年皺起了眉頭:“馬貴不去攻打黑山,派兵來這里作甚?”
想了想后,命人把榆林軍使者帶來。
“我家將軍已經渡過黃河,但我軍只有一萬人,兵力實在不足,馬將軍只能下令背靠黃河扎下大營,等候其他兩路軍隊會和。因為流賊軍已經察覺了我軍動靜,擔心貴軍兵少被流賊軍襲擊,特意派李參將帶領一千兄弟來接應貴軍。”榆林使者說道。
艾萬年冷笑了起來:“我用得著馬貴派兵接應嗎?”
在艾萬年看來,馬貴這廝分明是要羞辱自己,大家同是總兵,怎么著就顯你厲害不是,第一個逼近黑山,還派兵接應老子。
“大帥,會不會有詐?”一個手下說道。
艾萬年想了想:“派人去看看便是,看看是不是真的榆林兵,吩咐下去,全軍收縮,先休息一下。”
派出查探的哨探很快回來,告訴艾萬年真的是榆林兵,衣服鎧甲武器,還有旗幟,根本就沒法冒充。艾萬年放下心來,下令全軍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