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林丹汗如何有守住歸化城的底氣,但黃臺吉并不在意。和明朝打仗這么多年,八旗兵也沒少進攻明朝城池,對如何攻城早有心得。反而是蒙古人,多年沒有和明國打仗,根本就不懂得守城。
在張北草原抄掠了一批牛羊,卻也堅持不了太久,而且天氣越來越冷,必須盡早解決林丹汗,好躲在歸化城中越冬。
挖壕溝的同時,八旗兵也在北面山上砍伐了不少樹木,打造了百十副云梯,足夠攻城所用。
攻城還是老套路,三千蒙八旗弓箭手在城下列陣,對著城頭拋射箭雨,壓制城頭。
城上察哈爾蒙古兵也在城頭向下射箭,雙方對射。
城墻上下,箭矢往來如梭,不時有人中箭倒地。而察哈爾部弓箭手有城墻可以防守,又是居高臨下,在對射中很快占據上風。
眼看著壓制不了城上蒙古人,黃臺吉便下令攻城,千余滿八旗士兵抬著云梯飛快搭在城墻上,銜著刀便往上攀爬。城墻上箭落如雨,皆被八旗兵身上的鎧甲隔擋在外。這些攻城的八旗兵皆內穿鎖子甲,外罩棉甲,兩層鎧甲便是蒙古人強弓也無法射穿。
蒙古人是真的不善于守城,連守城用的金針都沒有準備,除了弓箭,便是倉促搬來的一些磚石。
眼看著八旗兵攀爬而上,蒙古兵紛紛抱著石頭向下扔,很多八旗兵被石頭砸落云梯,卻有更多的八旗兵冒著落下的磚石往上攀爬。
終于,有八旗兵登上城頭,硬扛著蒙古人砍來的蒙古刀,向著城墻上蒙古兵殺去。
這些八旗兵身上的鎧甲,蒙古刀根本砍不透,除非用長槍捅,而蒙古兵習慣了騎射,根本就沒有步兵,配備的多是刀箭,連長槍都沒有太多。
一時間,城墻上的蒙古人被登城的八旗兵殺得節節敗退,更多的八旗兵順著云梯爬上了城墻。
城下,看著這一幕,黃臺吉滿是欣慰的笑了,在久經大戰的八旗兵面前,這歸化城是真的不夠看,一日破城也可以想象。
然而笑容未落,突然有接連的火銃聲從城墻上傳來,黃臺吉臉色頓時變了,蒙古人哪里來的火銃,而且聽聲音數量還很多!
為了方便指揮,在距離城墻半里的地方,搭建了一處和城墻登高的高臺,此刻黃臺吉就站在高臺上往城墻上張望。
他看到有數以百計的明軍出現在城墻上,前排是盾牌手,在盾牌手后面是一排排火銃兵。火銃兵的每一次發射,便有白煙冒出,隨著白煙出現,城墻上便有一個八旗兵被射倒在地。城墻上非常狹窄,無遮無攔,面對被盾牌保護著的明軍火銃兵,登城的八旗兵根本沒有辦法,既殺不到火銃兵跟前,也無法躲避,而他們身上的兩層鎧甲,也無法阻擋火銃彈丸的射擊。
一千明軍火銃兵就躲在城墻上的箭樓和望樓中,在危急時刻突然出現,果然就打了建奴一個措手不及。火銃兵盾牌手熟練配合,在加上蒙古兵從旁牽制,很快便把登上城墻的八旗兵射殺殆盡。
明軍的出現,讓黃臺吉意識到不妙,連忙下令停止了攻城。而此時,足足兩百多八旗兵被射殺,而且都是最精銳的八旗老兵。
明軍為何會出現在歸化城,城中的明軍數量到底有多少?
黃臺吉又驚又怒。在沒有搞清楚明軍底細之前,他無法再下令攻城了。
和不懂守城的蒙古人相比,明軍是太會守城了。有明軍幫助蒙古人,想打下歸化城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軍隊。
大量的哨探派出,抓捕蒙古人審問,黃臺吉很快搞清楚了,城中的明軍來自西面三百里外的黑山寨,而黑山寨中有更多的明軍。
愚蠢的林丹汗,竟然引狼入室把明人招來草原,竟然允許明人在草原上筑城!
雖然歸化城中的明軍只有一千人,但有明軍和沒有明軍截然不同,因為明軍很會守城,自然能指點林丹汗如何防守。這歸化城是打不下來了!
雖然黃臺吉手中還有三萬軍隊,可城中蒙古人和明軍數量加起來不比自己少。同等數量下,想打下歸化城不知道要傷亡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