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陵睢駕起八萬兵馬,命其屬下一萬夫長,率領三萬鐵騎為前部先鋒,著其先至黃州府將其包圍,若是黃州反賊據險守城,則等步卒大至之后,再強攻城池。
而京師所派之三十名雕奴,則四散撒開,探聽各州府消息,看黃州反賊是否已四處攻城掠地。
那雕奴皆回報,除黃州府外,其余黃州府附近,如姑蘇,嘉興,松江皆未見反賊,甚至黃州城內,黃州府衙亦未被攻破。
那陵睢聽了此訊后,心下大定,看來這黃州反賊雖有三十萬,然皆烏合之眾,乃是趁述慎、端寧無備突然起事乃至如此,連一區區府衙皆未能攻下,其又能有何戰力,等大兵一至,騎兵一沖必散矣,而憑著騎兵優勢,反賊絕難逃脫,步卒隨后收割首級即可。
若此次大勝,定可再升一級,或入京師兵部,或入戶部,為左右侍郎,皆極有可能也。
那前部先鋒名曰孛可耳樂、勒賜,此人乃金陵城三萬鐵騎中,其中之一萬夫長,因其在三位萬夫長之中資歷最高,而功夫亦最高,所以陵睢封其為前部先鋒,其他二將為副,此二萬夫長倒亦不敢有何意見。
那金陵至黃州之官道上,三萬騎兵,率領六七萬匹高頭大馬,在官道上飛馳,馬蹄踏出漫天灰塵,遮天蔽日,饒是金陵至黃州之官道寬闊平整,可五六騎同時行進,但首尾亦綿延四五十里,遠遠觀之,幾如一條巨龍,在官道上快速蜿蜒而進。
諸位看官!為何如此啊?三萬騎兵為何須六七萬匹駿馬?難道一騎兵還需配二馬乎?
是也,須知這魔族乃是馬上民族,昔日乃是靠駿馬良弓取天下。其騎兵皆每騎二馬,一匹載人,一匹載刀槍箭鏃干糧水袋等可不用隨身攜帶之兵器、補給。二馬輪換而騎,某些大將甚至有三四匹馬輪換而騎,如此即可省馬力,亦可省人力,其重甲騎兵日行可接近兩百里,可謂神速。
南方本來產馬極少,蓋因若須養得良馬,必須有遼闊草場,供馬匹奔跑覓食,且亦須小麥,谷粉等精料,著專人精心喂養,馬方神駿,奔馳如飛。概因南方皆是種植水稻之良田,無有馬場,所以人族若只剩半壁江山之時,因無馬匹,無法組織出一支精銳騎兵,面對魔族鐵騎之時,皆無法以騎制騎,與之交戰往往常敗。
而魔族統一天下后,因在淮東殺戮極重,導致城鎮破敗,鄉村荒蕪,田地皆無人耕植。真可謂千里無犬吠,舉目無炊煙。
那魔皇干脆將錯就錯,將淮東大半州之地全部辟為馬場,將剩下人族居民全部移出,從北冥及大漠調來良駒數萬,著專員在此養馬,至今此地已有良駒駿馬二十余萬匹矣。
歷代魔皇皆知,欲想這大一朝如磐石之安,魔族代代皆錦衣玉食,則必須奴役牛馬人族。
而此大一朝東南五州之地,乃是人族聚居之處,錢糧財帛極廣,歷代魔皇亦皆極重視此地防務,所以在黃州建有鐵廠,武庫,制造箭簇鎧甲刀槍。而又在淮東建此馬場,皆是為了防備此地人族突然作難,京師兵馬無法及時趕至,可以發動此五州魔族百姓為軍士,馬匹鎧甲戰具皆是現有,無須另外置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