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將馬場和武庫分開,亦是為了防備萬一人族突然發難,若馬場與武庫皆在一起,則人族可同時得武庫馬匹,如此則難制矣。
當然,亦是地理使然,這黃州有鐵礦,有森林多大木,木炭因有盡有,大可燒炭冶鐵煉鋼,制造刀槍等武器,且又靠近運河,武器可裝入大船送至京師,裝備京師中各部兵馬。
而淮東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草勢旺盛,亦是絕好牧場。
如此妥善安排之后,歷代魔皇皆以為,這大一朝東南五州之地,勿須處處駐守重兵,只須將淮東馬場及黃州武庫牢牢掌握手中,那人族即使有偷天換日之能,又能何為?
而金陵地處東南五州之中,在此駐守三萬鐵騎,無論何地生亂,重甲騎兵三五日即可至而擊之,如此兵力,縱有三五十萬人族蠱惑造反,亦可一擊而定也。
須知人族皆是奴隸,非但無一匹一騎,就連刀劍弓箭皆無,縱是有數十萬眾,亦若一筐雞卵也,一筐雞卵又豈能擊破一拳頭般大之頑石乎?所以歷代魔皇對于此種布置皆以為妥當之至,東南有磐石之安。
當然,亦有看官不解疑惑曰:那魔皇若在金陵布置三十萬兵力,豈不更加穩固?
若此則是不解強干弱枝之治國大道也,魔族入關之時,總人口共才三百余萬,總兵力方三四十萬。
雖然此時魔族總人口已經繁衍至千萬,但總兵力亦只七八十萬,這大一朝中,一直奉行精兵政策,曰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士待遇皆是極好,大一朝連禁衛軍,京軍,西域兵馬,及駐守各地城池,關隘之地方兵馬,總共才七八十萬兵力,若此地即駐守三十萬,那豈不是尾大不掉?
若此三十萬兵馬統帥心生異心,手中有兵有馬,有銀有糧,則京師又何以制之?所以安排五萬兵馬在此,乃是最優之選也,其勢下足以震懾此處人族,其力上不足威脅京師。
三萬騎兵,六萬余匹駿馬,在那官道上揚起漫天灰塵,二十四萬余只馬蹄踏向大地之嗒嗒悶響聲,震人心魄。
這勒賜騎一匹高頭大馬,身著玄盔玄甲,走在隊伍前列,往后看時,卻看不見隊伍尾巴。隊伍前面,眾雕奴正在低空盤旋探路,看前面有無埋伏。
此人身高八尺余,體魄甚健,亦頗有勇力,手持一對單支六十八斤重狼牙棒,此棒乃硬木與玄鐵混合打造,其棒頭大柄小,除柄之外,其棒渾身皆是玄鐵打造之利刺,磕之則傷,撞之則亡,讓人望而生畏。
勒賜此時滿面春風,一臉得意,看著這漫天灰塵,聽著這馬蹄嗒嗒之聲,及探路雕奴所駕之銀翅大雕偶爾傳來之尖嘯,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如此之重甲鐵騎,所擊有何不滅者哉?這勒賜甚至想,都無須等步卒至黃州,只需這三萬鐵騎,加三十雕奴,亦足以踏破黃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