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懷璽輕扯了一下嘴角“龍城還與河北、京兆比鄰,大批災民聚集龍城,會給京兆和河北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朝廷沒有糧食,但,”他意味深長地笑了下“有糧的人,大有人在。”
殷一愣了一下,就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讓朝廷向民間征糧河北一帶雖然受了災,百姓們紛紛逃荒,但河北是京三省的糧產大地,這一地的糧產,供養了整個京三省,還綽綽有余,肯定是不缺糧食的。”
河北當地,那些坐擁良田的大戶、商賈、地主們并不缺糧,雇一群身強力壯的護院,再象征性捐一批物資給官府,獲得官府庇護,關了府門就能呆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
殷懷璽淡聲道“最擔心遼東物資缺乏的人,是河北和京兆的達官貴人,只要將龍城缺糧的消息放出去,朝廷不會坐視不理,那些大戶也不會袖手旁觀。”
從前流民四處逃荒,對朝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流民并不成勢,朝廷雖然頭疼,但也不會懼怕。
如今將近二百萬的災民,都聚集在龍城一帶,形成了大規模的集結,連幽軍都未必能鎮壓得住。
一旦遼東一帶物資告磬,幾百萬災民就會涌入有糧的河北,在河北集結成勢,進而威脅京兆。
殷一大為震驚。
朝廷做夢也沒想到,殿下會將流民大肆集結在龍城,威脅河北和京兆,變相的逼他們出錢出糧,將了朝廷一軍。
但是
殷一憂心道“您這樣做,就不怕惹惱了朝廷”
殷懷璽笑了“國策受阻跟我有什么關系呢”
武穆王有什么壞心思
武穆王只是被逼接收了朝廷扔來的燙手山芋,有心要為朝廷分憂解難,但士紳不配合,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殷一一陣恍惚。
朝廷明確頒發了國策,勒令北境士紳全力配合安置災民。
如今國策實行受阻,使災民無法疏散安置,導致大批災民集結一地,當地士紳才是首當其沖啊
做為受到威脅的朝廷,首先要遷怒是當地士紳,前有周厲王之死,還未時過境遷,后有百萬災民威脅社稷,新賬舊賬一并算下來,士紳們就要遭殃了。
殷懷璽輕笑一聲“我向來不喜歡給自己找罪受。”
收容流民的好處,是顯而易見,但好處背后,同時也代表了數之不盡的麻煩,收容營里的安全,物資消耗,病疫防治等等,這都不是遼東可以承受。
最好的辦法是,好處自己全占了,麻煩就交給旁人去頭疼,去解決,他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