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違法走私之事,做得十分隱秘,就是當年周厲王,也在這上面下過不少功夫,最后不了了之。
但殷懷璽是什么人啊!
他派了一支潛蛟軍,偽裝成山陜一帶,十萬里大山的山匪,占山為王,專門劫掠過路士紳們的貨物,又與其他山匪合作,進一步參與到走私、劫掠的行當里,
最初的時候,周厲王對兒子這種不講武德的行為,根本無法茍同。
殷懷璽到底還是了解自己的老父親,為了不被老父親念叨,也為了老父親的發量:“黑吃黑,總比起掘墳盜墓強。”
周厲王這一驚,簡直是非同小可,敢情這小子,不干黑吃黑這一行,就要去干掘墳盜墓的勾當,搞人家隨葬品?!
這怎么行?!
北境被稱為十三朝古都,是為啥啊?
俗話說江南才子北方將,陜西黃土埋皇上!
歷史上,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自此“摸金校尉”在歷朝歷代,層出不窮。
但掘墳盜墓這種缺德事兒,是能干么?!
黑吃黑地霍霍活人,總比去活活人家死人墓強吧,周厲王一邊唉聲嘆氣,一邊無奈地接受現實。
唉,都是窮鬧得!
彼時,周厲王要是知道了,兒子將黑吃黑這一行當,做得風聲水起,不光靠黑吃黑賺得盆滿缽滿,還摻合進山陜地區,龐大的走私行當里,與狄人換取馬匹、皮毛、各種大周稀缺的寶石等,累積了一批財富,養活了三十萬幽軍,估計連棺材板板都壓不住了。
與此同時,士紳們自以為隱秘的走私行為,在殷懷璽眼里也是無所遁形。
殷懷璽手里掌握了士紳“通敵叛國”的罪證,卻按捺著沒有動手,就是為了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將士紳一錘子釘死。
三日后,葉梟慈抵達西安,收到殷懷璽的證據之后,就在西安縣衙設衙,當天就向韓氏族發了公函,傳喚韓氏族到公堂受審。
與此同時,韓六公子伙同木管家,謀害平民劉大根,陷害濟民堂背后的東家白府;
挑唆劉大根孀妻,當街攔截韶懿郡主的車駕,替夫鳴冤;
并多次買通襄平城當地,一些地痞流氓,惡意散播有關韶懿郡主的流言,污蔑、中傷韶懿郡主的名譽;
試圖通過斷章取義,陷害韶懿郡主,阻撓番薯推廣種植,緩解旱情,令流民收容營引發暴亂、疫癥;
敷衍國策,藐視朝綱;
勾結山匪,涉嫌鹽、布、馬、茶等二十余項違法走私;
與狄人交易獲利,通敵叛國;
偽造周厲王“通敵叛國”莫須有罪名;
盤剝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強占民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