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漢白石拱橋,橋下碧水輕波,飄著零散水綠的青萍,并一些枯敗的荷葉,一座精巧的二層院樓,掩映在一株異常高大的青梧之間,此時桐葉落盡,新葉未生,但千條萬枝依然透著雅致與秀美。
當年,謝氏花了大筆銀子修了水榭閣,還擴大了蓮湖,將蓮湖引水入院,去年虞老夫人將水榭閣改了“窕玉院”,自己又掏了不少悌己銀子,將“窕玉院”規整了一番,院子里無一處不精心,無一處不雅致。
在大院子里逛了一圈,虞幼窈扶著祖母進了住的院樓。
小院樓主仆分流,東、西各有兩個偏院子,東邊是小廚房,西邊是庫房,正南面的二層小樓是虞幼窈的閨房,兩邊并兩個偏房,偏房兩則又有兩個耳房,右邊是丫鬟值守的地方,左邊是水房,專管茶湯等。
屋子里有些亂,許嬤嬤帶著丫鬟婆子還在歸置。
柳嬤嬤和冬梅也帶了人在幫忙。
虞幼窈怕下人們來來回回沖撞了祖母,就帶著祖母出了屋子,坐到靠近瀟湘林不遠處的一個八角亭里,這里背風,不大冷。
小姑娘昨兒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口口聲聲不想搬,今兒倒是眉開眼笑,一臉興奮。
虞老夫人心里頭是既欣慰又心酸,感慨道:“窈窈,是真的長大了。”
虞幼窈一頭鉆進祖母懷里,撒嬌:“窈窈就是長大了,也永遠是您的孫女兒,您可不能因為我長大了,就不疼我了。”
這句話聽得虞老夫人心里頭惆然盡散:“搬了院子,你房里的人就有些不大夠用,一會兒讓許嬤嬤在府里挑幾個得用的,另外你跟前還缺個大丫頭,就讓冬梅頂上了,她年齡比春曉稍長一些,是個能經事的。”
冬梅本就是她為窈窈準備的大丫鬟,一直沒給窈窈,是想讓柳嬤嬤多帶帶,將來用起來也得力一些。
“謝謝祖母。”這幾年,冬梅都是她和祖母屋里兩頭跑,光看名字就能瞧出名堂,虞幼窈一點也不意外。
虞幼窈屋里頭的東西多雜、且貴,饒是許嬤嬤見過了大世面,也不禁咂舌,收拾屋子時,便一一做了盤點,一一對照入冊,凡是缺了、損了的,都一一查問原由,最后才搬進窕玉院里,對照入庫。
下午,窕玉院可算歸置完了。
到了晚上,虞幼窈慶祝小遷之喜。
自己掏了銀子,請大廚房做了幾桌豐盛的席面,送到主院和二房,連兩房里頭的姨娘,也都送了幾道精致的大菜,院子里的下人一人兩吊錢,并一大桌子豐盛的席面,讓他們沾沾主子的喜氣。
虞幼窈還正兒八經地下了帖子,請了家里頭的兄弟姐妹過來吃宴小聚。
大房里虞兼葭、虞善思、虞清寧,以及周令懷,二房那邊虞善言、虞善信、虞霜白,并幾個庶子庶女也都攜禮過來了。
攏共十一個人,齊聚一堂。
沒有長輩在場,向來行規蹈矩的少爺小姐們,也不用端著,性子跳脫的虞善信,就提議玩猜字令,輸了的人罰酒一杯。梅子釀的果酒勁兒小,不醉人,多喝幾杯也使得,難得遷喬的日子,家里的長輩也不會拘著。
哪知這個提議一出,就讓虞幼窈握著小拳頭,追著他跟個猴兒似的滿屋子上竄下蹦,抱頭鼠竄,屋子里笑成了一片,氣氛是十分熱鬧了。
PS:給府里的后輩們來個群像。。。最初還想給大房寫一個庶女,這個庶女低調,平庸,安份,在府里存在感比較低,是一個標準的庶女,但擔心人物太多了,讓大家看得麻煩,就沒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