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當今皇上在朝堂上,盛贊:“虞老夫人節烈忠貞,韶儀縣主不負其教導,孝義存心,仁德厚善。”
虞宗正跪謝圣恩。
宮里的太后娘娘得知虞幼窈病了,派沈姑姑親自送來了不少金貴的藥材補品。
這才九月,虞幼窈身上已經披了一頂銀鼠毛斗篷,一進了屋,將身上的斗篷一拿,從前嬌潤的人兒,蒼白著臉兒,帶了一身的病氣,里頭素白的衣裳,更襯了她骨瘦又細弱。
可見是沒少受罪。
沈姑娘拉著她的手,說了幾句關切的話,就傳達了太后娘娘的話:“太后娘娘贊韶儀縣主至純至孝,讓您保重身子。”
虞幼窈跪地謝了恩,將祖母轉贈到她名下的所有產業,都折成銀兩,捐給了朝廷,用于一再拖延,一直了無音訊的旱災款。
足足有三十多萬兩之多。
沈姑姑沒料有此一出,一時間愣在那里,也不知道該不該收。
虞幼窈拖了病體,跪地捧高了盒子:“祖母一直憂心北方旱情,奈何走得太突然,許多事都來不及交代,她供奉了菩薩大半輩子,佛家常言,世間因果緣法,自有般若,如此也算全了她與菩薩一場因果緣法,了卻了她一樁心事。”
話都說到這份上,沈姑姑也不好不接,只道:“朝廷得了消息,北方大范圍種植了一種名叫番薯的作物,此作物葉藤莖塊都能食用,而且產量很高,八九月份收成,大大緩解了北地饑荒,朝廷目前正在籌集糧藥,準備賑災一事。”
依然沒說什么時候賑災。
連京郊外面都集聚了不少流民,更何況是其他地方?
想來一些偏遠貧困地區,早已經是餓孚遍野。
虞幼窈垂了眼睛,眼底卻是一片冰冷的譏諷,也沒提番薯是她推廣種植,目前朝廷只得了消息,具體事宜,還要等到賑災的官員到了北地之后,調查番薯在旱災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追溯其來源,才會上疏朝廷。
朝廷才會有所反應。
可這并不是朝廷一再推遲賑災的原因。
原本北方旱災一事,是由內閣首輔虞宗慎主理,戶部也一直在做準備,但因為祖母去世,虞宗慎丁憂在家,內閣一應事宜,都由幾位次輔協同主理,主事的人多了,聲音就多了,意見不同統一,事精就多了。
內閣明爭暗斗,互相傾軋,真正能為民,肯為民者少,虞宗慎的離開,給了閣臣們攬權的機會,原訂八月底的賑災,一再推遲,拖延。
也因為北方大部分最偏遠,最貧苦的地區是在武穆王治下,鎮守北境的五十萬幽軍是威懾,更是震懾。
??原計劃,是今天離京,不過寫到番薯,又覺得北方的旱情,不能沒有交代,賑災一事,之前也提過,但一直沒有落實,不能在邏輯上錯漏,所以補寫了一章。
?自從我病了之后,已經大半年沒有好好地陪伴家人,今天帶一家人,去看了電影《長津湖》,既失望,又感動。失望的是,我外公是共產黨員,我媽媽從小就是聽這些長大的,她說真實戰役,比這慘烈不知多少倍,進入了火車站,戰士們準備了棉衣,可是真實情況下,棉衣數量不夠,很多人都是穿了單衣,布鞋,沒有襪子,他們用自己的信念,戰勝了惡劣的天氣,以及敵人。
?可惜電影不能盡述,我想不是不能拍得更慘烈,而是太慘烈了,會有人覺得夸張吧,但是戰場上,沒有最夸張,只有更夸張,每一場血肉相搏,都是奇跡,而我們的前輩們,一直在為我們創造奇跡,步槍打飛機,手抱燒紅的標識彈,這些都是真實,是奇跡,而不是虛構。
?感動的是,每個人物很立體,也很豐富,很令人感動。
?看完了電影,家里人都很高興,也很興奮,討論了很久,小伙伴們也多抽些時間,多陪陪家人。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