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此舉,虞幼窈就知道,那“三十萬兩”沒有白捐。
二老太太和宗長太太代表的是虞氏族,對她的重視和慎重,不管她走到哪里,這種重視和慎重,就會伴著她走到哪里。
虞氏一族里,為了她去泉州一事周全妥當,不讓她落人口實,這也是族里對她的維護。
近一個月的相處,也足夠認清一個人了。
宗長太太握著虞幼窈的手,見她仿佛又瘦了一些,心里有些不舍:“這才幾天沒見著,怎么就又瘦了,你父親太不像話了,整日里忙著朝中的事,連家里生病的女兒也顧不上了,可叫你受罪了。”
這話是在廳里頭,沒有避著下人說出來得。
宗長太太是長房嫡支,在族里頭的地位,自是不必說,就算虞宗正到她跟前,也要恭敬地喚一聲“宗嫂”。
這埋怨的話,由她來說也不算太過。
乍一聽只是關心之言。
但往深了一琢磨,就琢磨出事了。
就仿佛,虞幼窈是病得嚴重,家里沒得親人好生照顧,不忍大好的姐兒受了罪,這才讓她去泉州修養。
也算是周全了,去泉州休養一事。
到了外頭,旁人也是能理解的。
但這話,旁人說都不合適,唯有身為宗長一系的宗長太太說來,最令人信服。
二老太太也是直嘆氣:“我們都知道你孝順,你祖母去世了,你心里頭難受,病了這么久,身體也沒有起色,胡御醫早前就交代了,這病馬虎不得,要忌憂思,忌勞神,忌勞累,需靜養,既然在京里沒法好好養著,到了泉州,就一定要仔細養著。”
“你還年輕,千萬不能虧了身子,你祖母就是這么把身子虧了的,族里一直覺得對不起你祖母,你可不能和你祖母一樣逞強,到了泉州,多往族里寫信。”
這一番話,是在宗長太太的前話上,又多作了強調。
族里是因為覺得虧欠了虞老夫人,萬不能再讓虞幼窈和祖母一樣,為了家里,虧了身子,所以才讓她去泉州修養。
于情于理,虞幼窈去泉州再合適不過了。
饒是虞幼窈聽了這話,也不禁有些感動:“伯祖母和嬸子請放心,我到了泉州之后,就往族里寄信報平安,京里還有勞族里,多照顧一二。”
二老太太和宗長太太連忙應下。
虞幼窈又繼續道:“祖母臨終前,最放心不下四弟,此次離京,我打算帶著四弟先去泉州走一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此也能開一開眼界和心胸,于學業有益。”
“在泉州稍作停留之后,表哥會回轉幽州,屆時表哥會帶四弟去幽州,閑云先生前不久,在幽州開了一間崇山書院,表哥與閑云先生是舊識,會舉薦四弟進入崇山書院讀書,待四弟學業有成之后,再歸京。”
虞善思天資不是頂好,但也不差。
重要的是肯下苦功。
學業落后了,他干脆也不追趕,而是夯實基礎,基礎打牢了之后,加上殷懷璽的注書,學業上頗有進益。
??今天是求月票的一天,你們說我慢,我發現我是真慢,想快點寫出京,卻發現離京也有許多事要交代,本來我今天已經寫到出京的章節,可總覺得不對味,回頭看了,又修,修了又改,東改西改,又加了一些情節,不是刻意要加,只是古代很多禮數,所以我只好沉下心來,慢慢整吧~
?想快進,過不了心里這一關,接下來,還要與府里的兄弟姐妹相聚,辭別恩師葉女先生,我盡量簡化劇情~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