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府實亡于宋明昭之手。
這一切,也就解釋得通了。
他會有此猜測,并非沒有緣由。
宋明昭要將虞幼窈養成藥引,就過不了謝府這一關。
一旦透出了風聲,宋明昭從事巫事,鎮國侯府就是滅頂之災,宋明昭絕不會給自己留有后患,鏟除謝府是他的第一步。
只有讓虞幼窈失去所有倚仗,虞幼窈才能任他擺布。
思及至此,殷懷璽就蹙了眉。
不過一場荒誕的預兆噩夢,他怎么也莫名地在意起來了?
每回想到噩夢里,虞幼窈的遭遇,心里就密密麻麻,針扎了一樣的疼?
謝景流蹙眉:“后宮的情勢,竟然已經這么嚴峻了,那么藩王呢?”
還真是敏銳啊,殷懷璽笑道:“京里都亂了,藩王謀反的時機也該到了,打一個清君側,或是奸妃亂國的名義起兵,再順理成章不過了。”
謝景流有些心驚:“你怎么能肯定,藩王一定會造反?且不說京三營,有十幾萬精銳鎮守,五萬御林軍將皇宮圍成了銅墻鐵壁,整個京兆零零總總的兵馬加起來,將近三十萬,這是大周朝最精銳,強旱的兵馬力量,而且北境還有你武穆王遙相呼應,你真能袖手旁觀?”
這么多年來,藩王為什么不動?
京兆兵馬強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是忌憚北境幾十萬幽軍。
五十萬幽軍的京招來,形成了呼應之勢,進能防御外敵,退能馳援京兆,所以在周厲王之前,北境是沒有設藩的,朝廷為免北境成患,連鎮守北境的將領也時常更替。
皇上之所以放心周厲王。
是因為,從前周厲王不堪重用,他唯一的作用,就是皇子的身份,對鎮守北境的武將,是一種天然的震懾。
現在皇上之所以放心殷懷璽。
是因為,殷懷璽殘腿病弱,好掌控。
武穆王深受皇恩,藩王是瘋了,才會造反。
殷懷璽輕描淡寫道:“不造反,就逼反唄!”
謝景流呼吸一滯:“什么意思?”
殷懷璽似笑非笑:“你還記得,三年前梁王未經宣詔,私自送世子進京一事?”
謝景流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消息,還是他送進京里來的,他怎么會不記得?從那時他就知道,梁王遲早要反的。
這幾年來,謝府已經斬斷了一切,和南境相關的生意往來,名下的部分產業,也都從福建轉出,側重到了西北一帶。
以備不時之須。
殷懷璽輕笑一聲:“咱們這位圣上,生性多疑,連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都容不下,你覺得他能容得下,藩王僭越皇權?輕易就放過了梁王?你覺得當時誰有這個本事,能在皇上面前,為一個藩王作保?”
??今天又是求月票的一天,哈哈,表哥英明神武,殺伐果斷的形象回來了,擔心表哥人設崩了的,可以松一口氣了,京里的局勢,始終把握在表哥手里,今天的劇情比較,但因為前面做過鋪墊,所以不會太突兀的~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