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子背后的暗潮洶涌,反而更加撲朔迷離。
士族對此也并不懷疑,韓六身為韓氏嫡系,是族里重點培養的人,他們派韓六來襄平城,是出于對韓六能力的認可。
韓六是悄悄來的襄平城,對付韶懿郡主的計劃,也都是在幕后進行,為免此事牽扯到韓氏族,韓六出于謹慎,不主動聯系暗子,也不主動露面,在士族看來,這是出于謹慎,完全沒有問題。
若有問題,韓六肯定是要事先和族里傳信。
韓六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賀知縣反水,軟禁了韓六公子,成了他們一步錯,步步錯的元兇。
于是,暗子們傳出的消息,是張氏狀告事成,但韶懿郡主也不好對付,牽扯上了周厲王逃過一劫,還抓了十八個,煽動百姓的二混子,去州府衙門告狀。
士族的反應,幾乎和當初的賀知縣當初一樣。
張氏告狀一事,原也只是為了給韶懿郡主扣一頂干涉朝綱,禍國亂政的罪名。
一計不成,但張氏公然攔截韶懿郡主的車駕,當街喊冤,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韓氏族只需要放出一些,關于韶懿郡主不利的流言,利用輿論,照樣能達成目的。
韓氏族的輿論攻勢,無疑是成功的。
隨著張氏丈夫劉大根,因為吃了從濟民堂抓的次等藥材,被一場普通的風寒要了性命,揭露出來,各種關于白府不利的流言,傳得沸沸揚揚。
白記道地藥鋪降價、折扣、贈藥、義診等一系列的優惠活動,仍然沒能挽回白府經營多年的信譽。
百姓們情緒激憤,一邊漫罵白府利欲薰心,草菅人命,一邊瘋狂地涌到白記道地藥鋪,并白府門前,扔臭雞蛋、爛菜葉、石子等,要求白府必須公開承認罪行,并且去衙門自首,否則將誓不罷休。
白府深陷在輿論、譴責和抨擊之中。
韓氏族利用這個機會,更不遺余力地,借助其他士紳力量打壓、中傷白府,甚至還牽連到了韶懿郡主身上。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理地義,白府必須承擔責任”
“說什么是受了韶懿郡主的點撥,菩薩點化,決心從懿向善,真要向善,害死了人,怎么不去衙門自首”
“不都說,韶懿郡主圣善、仁德嗎她為什么還要包庇白府”
“白府肯定是搭上了韶懿郡主,所以才有恃無恐。”
“這個案子審了好幾天,白府卻一直好端端的,肯定是韶懿郡主為他們撐腰。”
“讓韶懿郡主把白府交出來”
“”
任何事只要沾上了人命,就會變得很復雜,士族的反撲來得比想象之中更劇烈。
而這一切,都在虞幼窈預料之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