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之上寒山寺。
此時的寒山寺戒備森嚴,眾多武僧防守在各處緊要的路口,仿佛已經做好了抵抗外侵的準備。
佛殿之內,兩名高僧與三名羅漢正在商議著閱霄門即將問罪之事。
其中為首的,便是與阮末有過一面之緣的寒山宗宗主,尼陀羅。
“住持,閱霄門此行問罪來勢洶洶,據消息來報,閱霄門傾巢而出。乘揚、曲臨風還有那名聲名大起的新任副掌門阮末與四儒才子盡數出動,我們應當如何是好?”說話的乃是負責寒山宗戒嚴一職的寒山寺三羅漢之一,腿羅漢沙曳。
“阿彌陀佛,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老衲相信閱霄門之人不會隨意誣陷老衲,所以不必擔心。”尼陀羅合十佛禮,面如沉池,仿佛此事對他而言波瀾不驚。
“話雖如此,但據消息稱,閱霄門弟子死于師兄的獨門密招,寒夜無聲,若非如此,恐怕閱霄門也不會此番大動干戈。萬一儒門真打算借此緣由消滅我寒山宗,又當如何?”
副主持曼陀達面色有些深沉,不過其擔心卻是真情實意。
“阿彌陀佛,師弟,無須擔心。老衲以為佛儒兩門之間此番不會發生內斗,雖說如此,但各位尚需各司其職。后門禁地亦需要加派人手,以防歹人趁虛而入。”尼陀羅吩咐道。
“是,住持/師兄,阿彌陀佛。”四人行禮之后,便按照預定計劃離開殿內去行各自之責。
只剩下了尼陀羅一人立于如來之前,心中卻在思量著整件事情的發生始末。
更重要的是,能夠施展寒夜無聲之人,還有何人?
閱霄門一眾從清晨出發,方至傍晚,儒門一眾便聚集在寒山寺山下。
“就在此駐扎吧,派出數人監視各處要道,防止寒山宗門人隨意出入!”乘揚發號施令,眾儒生便紛紛行動,將整個寒山宗腳下包圍的是水泄不通,一副隨時可能會攻進山門的模樣。
而在一處側峰之間,一道身影面帶幾分欣賞神情,正在觀察著寒山寺周遭局勢的發展,臉上卻是露出了一絲陰謀得逞的笑意。
阮末見準備已經幾乎完畢,就直接來到了乘揚所在的臨時大帳之內。
“掌門,天色將暗,不如今日就讓大家在次休息吧。我連夜帶著尸首趕往山上,看看能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阮末說道。
乘揚點頭,“也好,不過此行危機重重,以你一人之力,萬一寒山宗真有歹心,恐怕難以抵擋,不如讓臨風與你一同前去吧。”
阮末擺了擺手,“多謝掌門擔心,就像掌門所說,此行或許危機重重,或許平安無恙,就算多曲執事一人,也無法改變最后的結局。與其如此,不如讓執事在掌教身邊,以保充足戰力。當然,如有意外,在下也會全力支撐,等到掌門來援之時。
乘揚見阮末既然如此說了,也只好準許了,然后派了四名儒生,抬著兩具相對完整的尸身隨著阮末踏上了寒山寺的臺階。
五百六十六級臺階,阮末在踏上的第一刻就開始數。
對于這個數字,阮末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覺。
不是說一般通往佛寺的臺階都有著什么特殊的佛理意義么?阮末心中有著些許的好奇。
直到寒山寺三個大字的牌匾出現在阮末的眼前之時,卻見數名武僧手持長棍阻擋在阮末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