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浪青波萬汩泉,
下掬流水上接天。
登臨極麓秋晴望,
蛻落泥胎在人間。
——詠柳
晨曦緩緩張開媚眼,細長而濃密的金色睫毛拖滿天穹,只是從輕啟的眼瞼縫隙里睨到橫陳未醒的瘦西湖柳岸,神色便為之一斂。忙用一片云霞掩了面目,重又埋入湖水,大約是打算再修補些妝容。
湖邊碧綠的柳絲嫵媚而靈動,色澤濃郁又不失光鮮,籠著一汪悠悠湖水,那淡然傲物的風致,又怎教風云不艷羨?
昔清帝乾隆六下江南,無不曾流連于斯。
而那些腰纏十萬貫的巨賈也對此間趨之若鶩,
騎鶴下揚州的雅士更不曾為之吝惜溢美之詞。
自清上溯二十甲子,
此地尚喚作廣陵,此水尚是古邗溝的潴潦,唯獨未變的,是這一湖醉人風情。
一縷秋風拂過,
一束柳梢一齊斷落,柳葉飄散,隨風而舞。
秋風當然拂不斷柳枝,
但夾在曉風里,有一道比秋風更和煦的劍風。
此間少年一襲白衣,
舒臂如振翼,
騰挪如鶴舞,
潑瑤光,
畫山水。
在氤氳霧氣里,
光影鏡射湖面,
遠望去,恰如織夢。
待得劍氣忽斂,劍光倏然不見,隱入少年背后鞘中,但劍鳴仍若龍吟,余震不已。
咦?
這時對岸忽然傳來一聲輕呼,一名翠衫少女從柳蔭里轉了出來。
在朦朦的晨光里,就像是自柳林飄出的精靈,五尺婀娜,一時盡奪湖光艷色。
天地間的呼吸也為之一頓,風漸止了。
只見那少女摘下頭上的斗笠,拋入水中,身形微動,如鳶般展翅而起,在空中翻出一道曼妙的弧線。
足尖落處,恰好點在拋出的斗笠之上。
旋而飛燕回翔,不過兩個起落,便幾乎跨過湖面。
周圍的柳枝都垂頭不動,湖中的斗笠也只是吐了幾圈無聲漣漪,在這如畫風煙里,只有那名少女兔起鶻落,拖出一道殘影,劃過水天間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