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用手中鐵鏟連連頓地,誓要掘地三尺,盡誅悍匪。
后來又聽說那匪徒依然被擊落懸崖,這才略轉和顏,走到崖邊探看,見百丈之下千頃碧波,哪里還有人影。
虬髯胡僧為人熱情,早從背簍里取出一套緇衣遞給二僧,口中絮絮叨叨的打聽二人遇險細節,實在有些話癆。
不滅此時氣色也略轉回了些,取衣衫穿了。
也就這么片刻的功夫,虬髯胡僧已經將四人家底詳詳細細的報了一遍。
這位胡僧名叫鳩摩智,生于后秦故土北地郡,是同名后秦大經師的后人。
其家族本是身毒國的剎帝利,故而常被轉音稱為深沙(身剎)大師。
深沙世代以奉經護經為第一要務,尤其是先代鳩摩智大師親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乃是北傳佛教至寶經本。
此番便是奉魏王詔命,護送后秦原本詣蘭若寺。
紅衣禪師出自名門馮氏,名亮,是本次送經,督造藏經閣的主使官。
馮家在北魏權傾半壁,任命馮氏族人擔任送經主使,顯然是在表明魏王對于經書的格外重視。
其余三使皆以弟子名義相隨,深沙論資最淺,行三。
大師兄拔拔拔六觀,漢名長孫觀,出自北魏皇族支系長孫氏。
二師兄朱僧生來頭也不一般,乃是中原首位受戒僧,西行求經第一人,三國名僧八戒大師的后人。
朱僧生雖然不似馮亮、長孫有皇親身份加持,但他在佛家的地位格外超然。
昔年司馬昭廢曹髦,改立曹芳。
為平民怨,修功德,司馬親送八戒大師朱士行西行求法,賜國寶九齒方便鏟護持。
說到這九齒方便鏟,來頭那更是不得了。
話說曹魏甘露元年,司馬昭初晉大都督如九錫,位極人臣。
他欲知何時可以代魏自立,便問卜于當世散仙管輅公明。
管輅心中暗罵,等你這禍害死了大事方成!
但如何能如此對司馬昭道破天機?
無奈此賊相逼甚急,公明便于宅中白日飛升,不知所蹤。
司馬昭派人去尋時,只見管宅正中立了一根彩金九齒方便鏟,斯人已去鶴宅空。
司馬家以為祥瑞,權作法器賜予八戒大師。
直到司馬篡魏,泰始改元,才有人悟出這神器讖言。
鏟生九齒,司馬昭自蒙九錫余壽九年,曹魏遺祚九載,
梟雄歸西,九五易姓,又庇朱士行求經書九十卷,虛壽九九八十一歲。
士行客死于闐,此鏟被弟子帶回中原,傳其后人。
既得中土沙門鼻祖八戒大師加持,此鏟在中土佛門地位,堪比舍利。
作為朱家后人,九齒方便鏟的持有者,朱僧生的咖位于佛家言遠在兩位皇族之上,是此行護經團隊真正的主心骨。
只是誥封來自皇家,不免要委屈他些兒個。
這深沙的舌頭里就像裝了彈簧,禿嚕禿嚕的語速飛快,想來母語便是慣來饒舌。
就在不滅僧披上僧袍的功夫,他能把那么一大堆廢話全部禿嚕出來,真是讓人嘆為聞止。
好在無上不滅二僧也是聽慣了饒舌,還能理解大半——
四人奉皇命送經,來頭都不小,大約就這么個意思。
不滅和無上對四人連番稱謝,指明了去往蘭若的道路,然后又匆匆作別下山去了。
待二人走遠,馮亮卻俯身仔細驗看了打斗的痕跡,回頭問朱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