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整理文字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沒有稿費,筆墨紙張都要自籌,文字的校訂刪改也非常繁瑣。
所以能夠寫書,甚至整理書籍的,要么是官方學監,
要么是門客門下眾多的鴻儒名士,要么就是宗教組織,
真正以個人之力編寫的書籍,雖然不能算是屈指可數,但也絕對不為多見。
可是眼下覺法,佛賢兩位大師,起手整理武學經典,一寫就是數十本,這等毅力,怎能教人不吃驚?
馮亮在翻書的時候,覺法一直在打量他。
好不容易等到深沙的聲音止了,覺法大師才緩緩道,
“大師腕力穩定,上臂結實,右手明顯較左手粗壯,看樣子是用劍的好手。
腰腕慣于盈力,說明大師比較注重劍法招式的變化。
旁邊那位壯士雖然看似瘦削,但雙臂都經過鍛煉,
肩寬腰細腹部肌群發達,想來是一位棍術高手。
我雖然已經整理了這許多經卷,卻還未遇到對棍法有心得的大家,今日得見,幸何如之。”
只是憑借外貌,覺法就已經將兩人的武學特點分說明白,將馮亮驚得瞠目結舌,一時不知該如何對答。
朱僧生聳了聳肩,
“師父莫要吃驚,我和師弟都已經領教過了。
小徒祖上有支脈留于于闐,深沙出自西域,
覺法大師西來時皆曾客居,我本以為他因此得知我等武學底細。
現在他連師父和大師兄也看了個通透,徒兒算是服了。”
根據手頭的情報,馮亮早已知曉這位覺法大師在武學一道莫測高深,但是親見仍不免震驚。
震驚之外,則是深深憂慮,如果覺法大師真的和太子黨有所勾結,自己當如何應對?
雖然心中已然在推演更多變化殘局,可是馮亮面上依然掛著無法置信的呆滯表情,訥然答道,
“大師真乃神人也,想來在武學一道,已經難覓敵手了吧?”
覺法微笑搖頭,
“天上自有狐耳妲,詞文焉可數第一?
彌勒佛陀共贊普,武者安能辨第二?
(筆者案:為保證文章連貫性,注釋在章節末尾)
竊聞武林白玉京華陽先生,所學深不可測,素未謀面,貧道不敢妄議。
但貧道所識道家諸子,太室觀云,山陽蟲二,劍法之高妙奇絕令貧道嘆為觀止。
于拳腳而論,眼前寶念大師是內家巔峰,夷館無上大師乃外功古魯。
中原十八般兵器,汝輩各有所長。
各取一道,自擅勝場,高下焉有定數?
若論角抵互搏,又要看天時,地利,身體狀態,
勝負更非紙上談兵那么簡單了。”
覺法如此過謙,一旁的寶念大師實在聽不下去了,
“阿彌陀佛,馮道友莫要惱他藏鋒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