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空空那彌勒般的笑臉自暗處慢慢顯形,先向郁悶嗔道,
“你啊,遲早要惹出大禍來!”
然后便收斂容顏,向眾人簡要的講述了獸苑驚變,馮亮入寺,爾朱失蹤,蘇我遇刺這一連串的蹊蹺事。
劉贏遇襲墜崖的事情,空空空空并不知道,自然也未提及,故而眾人的反應還算鎮定。
獸苑的變故,在議計之內,慶云暅之早已料知。
大哥既然說會有布置,那馮亮的身份也不難猜度。
只是爾朱的失蹤和不知所圖的刺客,讓局勢更顯撲朔。
慶云和暅之不想多事,先隨空空空空回彌勒堂休息,而郁悶姑娘似乎對大師也頗有幾分忌憚,居然沒有黏著暅之,乖巧地退去了。
望著窗外明月,暅之久久不能入眠,他向慶云問道,
“五弟,你覺得現在有幾股勢力在局中較力?”
“魏王?太子?還有誰?南齊的幾位公子?”
暅之搖了搖頭,
“家師也為我講過易。陰陽之變,本就是道家學說。”
慶云點了點頭,他當然無法否認,于是認真的聽了下去。
“家師說陰與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共生。
凡事有陰就有陽,福禍相倚,利弊相衡,
陰勝陽衰為陰爻,陽勝陰衰為陽爻,陰陽相當則守恒。”
爻,既是變化的趨勢。
陰陽一方勝出則生變,勢均則衡,這個道理慶云也懂。
“陰與陽并不是絕對的概念,
在一件事情里,有無數對陰陽對立的關系。
而對不同的事務,又有各自獨立的陰陽羈絆。
沒有一樣事物能保證所有的陰陽對立關系都會平衡,
更沒有一個時刻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處于平衡的狀態,
因此這個世界始終在變化,這就是易。”
慶云依然沒有反駁,只是他不明白為何暅之忽然開始講起這些玄而又玄的大道理。
“我們之前的視角過多的集中在魏王與太子之間的立場,
所以對于人和事的理解就會輕易的打上魏王,或者太子的標簽,如分陰陽。
但其實,這個局中的參照物有很多,
魏與柔然,南朝與北朝,百濟與新羅,韓與倭,甚至四堂首座所崇教義,似乎都難逃陰陽糾結。
每個人在這些不同的平衡中都有不同的立場,從而混合出復雜的行為。”
慶云似乎聽懂了些什么,但還是沒有完全想通,迫不及待地追問著,
“二哥的意思是?”
“很多人都有兩面的或是更多面的立場,
有時我們認為可以相信的人并不可信,
有時我們以為會發生的事情并沒有發生,反之亦然。
這個棋盤,并非對弈,而是一場混戰!”
“二哥的意思是,我們誰也不能相信?”
“不,我們要學會相信。
相信人,而不是相信事,
要用內心去感受每個人的立場。
比如大哥,三弟,他們在很多事情面前可能會和我們的立場不同,但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會有意對我們不利。”
“你,你為什么不提四姐?還是對她有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