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說名氣,可也未必弱于亞夫之勇。”
“但你可知枚乘的武力其實也不遜于周亞夫?
那枚氏就是當年銜枚氏的后人。
梁國就是靠著銜枚奇兵在吳楚聯軍之間周旋,方才以弱御強,不落下風。
而枚叔的這個字號,其實并非是以字行,
而是如檀君一般,是銜枚氏大頭領的世襲稱號。”
“這許多秘聞,于中原不見經傳,覺法大師卻緣何這般清楚?”
“貧道并未讀過多少中原史書,除了太史公魯左史,其余并無涉獵。
只是貧道好武如癡,借閱的武學典籍卻不計其數。
貧道悟一葦渡江的輕功,其實是參詳了一本名為《蜻蜓點水》的功法。
(前文《蜻蜓點水》并未加注書名號,因為古代本無標點)
那本功法本出銜枚氏,上面除了輕身潛蹤的武學技巧,更詳細記錄了許多銜枚氏的舊事秘聞,故而于此所知多些。”
“大師如何確定今日來的便是銜枚軍呢?”
“除了他們,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有誰具如此手段,在這四周潛藏百余人而令人無可察究。”
“百余人?大師如何能查知暗中隱藏的人數?”
“雖然看不真切,聽不出異動。
但是每個人的身體都恒定在一個近乎相同的溫度。
這個溫度,通常高于周遭,會引起附近氣流細微的變化。
人數的多少不同,引起的變化程度自然不同。
普通人可能無法察覺,但是如果習慣吐納陰濁陽明之氣,以炁感知天地,便可覺察出這其中的些許變化。”
慶云聽得大感驚奇,依靠吐吶感知天地?
眼前這位覺法大師的武學修為該是到了何等境界?
怕是用超凡入圣也不足以概括了吧?
覺法望著慶云面上的精彩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又補充道,
“華陽先生自然也有如此境界,
若以修為論,可能還在我之上。
太室那個暴躁得老道,也早就摸到了那層門檻,
如果他心性可以再沉穩些,大概很快也就能到達這個層次了。
小友若是對此有興趣,不妨常來彌勒堂坐坐,
貧道這里的抄本,都是可以隨時翻看的。”
空空空空這時忍不住插嘴道,
“覺法大師的易筋洗髓二法,深奧無比,
我依法修煉了數年,也只是略覺改善了些體質和柔韌,
卻不知道為何他可以運用道如此層次。
哎,怕是無緣。
可惜啊,貧道卻為此被他誆去了一套功法。”
說到此處,空空空空舉起十指,虛握成爪,在胸前不停彈動。
慶云見到這個動作,腦海里忽然很不爭氣的閃過了郁悶小姐姐的倩影,
頓時心魔上涌,心中反復念叨著,阿彌陀佛,非禮勿視,非禮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