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寒暑,交替轉環,
獸有雌雄,人分男女,電有霹靂,
炁有清濁,或化或合,相互制衡。
胠亂篇就更加深奧,
開篇明意,胠者,翼生之處,啟胠開翼,古之賢者嘗求不得;
亂者,理也。
(《康熙字典》引《玉篇》,《玉篇》為南北朝字典,其釋訓源于古漢語。)
凡不治者欲其治(出《說文》),
不明理者須辨其理。
胠亂者,襄勇者開翼辨明其理,
或可矣,或否焉,事不親躬,難終其辨。
這段文字看得暅之汗毛直立,
原來這胠亂之篇,是對于飛天技術的一些設定和假想。
雖然文中說這些理論尚處于摸索階段,但畢竟是超乎時代的大智慧,
對于他這樣的技術宅,那吸引力自然壓倒一切。
他已經忍不住自慶云手中奪過抄本,仔細翻看。
一旁李玄都看在眼里,只是微笑。
這里當然他老人家最大,他不說話,眾人便也跟著看戲,未多言語。
胠亂篇中說,古之先賢早就有飛天嘗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祖太乙皇時期。
當時殷商部落仍奉夏后氏為長,
殷部落當中有一個分封在屠地的王——王屠,是飛天術的擁躉。
當時他做八卦椅,隱六甲于八門,用四十八之數,
以自己為甲子生門,其余四十七放置竹筒充以陽元。
隨后他將自己架在高臺之上,命四十七名仆人同時引爆陽元。
八卦椅直沖天空,后人莫知其蹤。
在鬼谷子看來,這個王屠的飛天器,最起碼成功了一半,
但是整個機體只考慮到了起飛,沒有考慮控制和降落,是一個失敗的設計。
隨后便開始點評可以改善這些缺點的諸般方法,其中便提到了公輸飛鳶。
他認為飛鳶解決了控、落,陽元筒解決了升。
二者結合便可完美飛天。
祖暅之看到此處,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道,道長,這陽元所謂何物?”
“哦,你可以看看前面的轉丸篇。”
祖暅之忙向前翻閱,
兩卷毗鄰,也沒翻幾頁,便找到了陽元的制法:
陰極致陽,陽極致陰。
西海鹽池,雨季晨露,采天地陰陽,性極暴戾。
須百尺坎井,極陰之處,以穢水和之,
靜待風干水涸,取其凝霜,是為陽元。
陽元遇曝則爆,波及百丈方圓。
以筒塞之,引以明火,可逆沖天穹,破云貫日,此其神也。
唯煉制不易,貯之尤難,慎!
“這!”
祖暅之讀到這里,心下頗為失望。
看來這陽元用料極為講究,必須是用西海鹽池的雨季晨露為原料,還要有戈壁中干燥的深井制備,鬼谷子亦嘆其制備不易。
這一時半會兒,哪里弄得到足夠的原料改進飛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