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見狀不以為異,迷著老眼捻須問道,
“祖家小兒。
依照此書,若是有陽元相助,
你覺得是否可助飛鳶平地飛升?”
祖暅之想了想,自懷中掏出一件物什,
“這是我前日取了幾塊邊角所搭木鵲。
這木鵲的比例和那飛鳶暗合,我無聊的時候試飛多次,
對于維持其飛行所需的施力點有過大概研究。
我這里還有一些威力小些的燁鵠粉可以模擬陽元作動力試驗。
我覺得王屠所取四十七點法過于玄虛,并不實用,
利用試驗結果改進,應該可以更合理地為飛鳶提供升力。”
“哦!那么算你小子運氣。
我這里呢,確實帶了一些自制陽元,
本來是要等你師傅來,與他共同驗證《鬼谷》之術的。
現在既然你的飛鳶已成,若是能用在其上,改造出風火飛鳶,那自然更是大妙。
只是這寶貝實在難以制造,我窮十年之數,所得不過一瓶,
而且都須用硝石水鎮著,防止容器過熱。
如此十數年的硝石消耗,
嘿,若不是有隴西李家,可能窮一國之力,也未必有如此技術,資源支撐。
如此珍貴的材料,十年的積蓄,我可不希望被你小子糟蹋了!”
“不,不會!我必然試驗再三,取最穩妥之法,必讓飛鳶起飛!”
“嗯!看到你這小子,就仿佛看到了你師傅當年。
也不枉我這般年紀的糟老頭子,躲在西北荒觀,窮經皓首,整理《道藏》。”
蕭衍少年名列竟陵八友,文采風流,談經論典,何時曾后人?
聽到此處,也不免插口道,
“這位道長,竊聞天下詩書,
莫過《經》《詩》《子》《集》。
這所謂《道藏》,不過道家諸子言,存世能有幾何?”
李玄都聞言,目光頗有幾絲不悅。
他轉臉望向蕭衍,只見對方目光清澈,滿是求知之意,并不似有意揶揄,心下便以釋然,耐心講解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家從來非一家言,而是天地萬物運行之規律。
儒家法家重理,道家陰陽重道,
我們不研究那些所謂‘微言大義’,只研究世事規律。
當然也有少數走火入魔,鼓弄玄虛,入了巫覡邪道。
然而所謂邪不勝正,正道學說終要有人來整理。
我華夏文字存續千載,
數千年來,《經》《史》之外,書不勝數。
然而不從儒說,便不列經傳,何其憾也?
好在總有如王鬼谷,張平子,葛抱撲,陸簡寂,寇輔真,陶華陽這樣的人物維系大道正義。
昔簡寂先生與晤,首提三洞法歸類,將收集來的千卷佚書重新整理。
所謂三洞法,就是以這本《鬼谷子》為藍本。
《鬼谷子》上篇所云近儒家諸子,著理學,申名義,闡釋基本觀點。
中篇提出一些關于大道規律的設想,記錄一些有據可查的設計,加上自己的注解點評。
下篇則是一些道聽途說,以目前所知無法闡述其原理的秘術,供后人驗證,提煉。
凡此三種,歸為三洞,既洞玄,洞真,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