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崔靈和聞言色變。
自刺王一案后,檀宗在魏國已經不可再以宗門相稱。
只有像崔,高這樣尾大不掉的門閥方得以獨善。
此次檀君的選立,本來也只是江湖暗潮,絕對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的。
眼下任城王開門見山,竟似乎有意承認檀宗宗門,讓崔老爺子心中也不由一熱……
可是,由朝廷選擇中立派別?
會是何人?
崔老爺子心中存了疑惑,忍不住問道,
“不知朝廷可已有合適人選?”
“哦,今上認為,朝廷與檀宗的嫌隙,主要是源于當年刺王一案。
慶易寒大俠當年之事,涉及南北兩朝內斗,原因復雜。
再說當時慶大俠也有意留手,并沒有真正傷害今上。
因此今上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
若是將慶大俠的遺孤舉為代理檀君,應該最具誠意,有助于消弭朝廷與檀宗之間的那些恩怨。”
崔老爺子又是一驚。
他沒有見過慶云,卻隱約間聽崔休說起過報德寺刺駕的事情。
眼前任城王這番話數次沖擊著自己的認知,不斷刷新著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對于一個老年人來說,信息量實在是有些超負荷了。
于是崔老爺子從舌根到大腦都開始短路,
以至于在任城王問他對此有何意見的時候,他也只能嗬嗬半晌,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這事兒當著眼前崔家百余名精英,可就算是默許了。
李神俊事先早得了任城王的吩咐,也在向高飛雀傳達著同樣信息。
高飛雀現在是自身難保,他可是逃上嵩山來的,哪里還有什么意見?
只要不被眼前老崔家給一鍋端了,朝廷愿意調停,那就調停唄。
只是可惜,前些天他自己還在揶揄慶云莫要覬覦檀君的位置,誰知道一語成讖,自己這飛鳥嘴啊,真是,啊呸!
呂氏的呂文祖一倒,其實便已經沒有什么真正的影響力了。
崔,高兩家這個時候沒有當著這么多人提出反對,以后他們自然也不好意思反水。
到時候再有魏王的一紙誥封,為檀宗平反,趁機在點一把火,誰還能有資格站出來質疑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