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尼姑猛得發出一聲輕嘯,身上的灰麻僧袍忽然振開,露出里面一襲月白色的長袍,正衽帶領,不似中原服飾。
她的腰間系著一柄長劍,劍鞘微呈弧形,
她左手抓了劍鞘,右手按住劍柄,也不拔劍,便自高臺上一躍而起,直取阿吉。
六獸呈扇形將抱大僓圍住,正在尋找撲殺的機會,忽然看到空中有一只白色的大鳥飛過,映著云朵滲出的微光,仿佛鉤了一圈高亮的銀邊,圣潔,且拉風,就連雨水似乎都在避讓著那大鳥飛行的線路……
六獸以為神跡降臨,匍匐于地,引項向天,呦呦而鳴。
抱大僓趁這個機會發動了!
他的目標仍然是驅獸的人!
他絕對沒有把握搏殺六獸中的任何一只,
他只有用盡渾身解數,黏住那驅獸人,與他黏得越緊,自己便越安全。
可是那驅獸人卻是裝神弄鬼的好手,轉身便拋下兩三個傀儡,以此拖延時間,拉開距離。
六獸的慌亂不過一時,白鴻一起,終有一落,落處便是少年阿吉。
蜀山尼居高臨下,倏然拔劍,劍呈弧形如新月橫空,白華一閃,瞬間成為烏云下最奪目的光芒。
劉贏與元法僧正在竭力壓制封魔奴,
慶云因為走脫了三犬,早已離了戰團,砍翻幾名擋路的刺客,也在向阿吉這邊殺過來。
蜀山尼這一劍劈出時,劉贏背對著戰局,劍尖卻突然一跳,若有所感;
慶云則是舉頭望了個正著,只看得是面紅心跳,熱血沸騰。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如此正宗的西宗劍意,似乎還在窮奇馬喆先之上!
這名蜀山尼究竟是什么來頭?!
阿吉想要發劍,但瞧見對方劍光來勢洶洶,只得皺了皺眉,向后退了一步。
蜀山尼一劍得理,便不饒人,下落之后,借勢前沖,
再發劍,阿吉再退。
又發劍,阿吉又退。
蜀山尼一連劈出一十三劍,阿吉也一連退了一十三步,幾乎就要退到了方舟邊緣。
可是他雖然一直在退,步伐卻十分穩定,
他在等待蜀山尼借助的勢能全部耗完。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蜀山尼一發劍,阿吉便知來了勁敵,他沒有必勝的把握。
尤其是對方借了高差,這個時候自己勝算更小。
高手之所以高,就是因為善于審時度勢,不逞匹夫之勇。
所以阿吉退,一直等待著對方將借來的力道耗盡。
借力,固然能增勢,但借來的終究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