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清一番搖頭晃腦之后,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了祖暅之。
圣臣就算不同中國言語,不懂中國風俗,但是他反應并不遲鈍,自然明了目光所聚的這位白衣公子不是等閑人物。
于是他主動離席,在通譯的陪伴下與祖暅之攀談。
圣臣非常誠懇地要求祖暅之分享一下中原關于算學一道比較深層的研究命題。
祖暅之猶豫了片刻,還是取出了未完成的《綴術》秘傳。
他實在太想把這本書的內容推銷出去了,
寫一本無人能懂的書,真的是一件很孤獨的事。
(旁白):啊呀呀呀呀~空有一身屠龍技啊~。
祖暅之取出書,一邊秀圖,一邊用肢體語言比劃,卻依然把那通譯為難得抓耳撓腮。
簡言之,這《綴術》之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割干以枝,割枝以末。
是對劉徽割圓,割錐,諸割術的深入研究,
按照現代數學觀點,就是微分學。
第二章,積末為枝,積枝為干。
這是割法之后,重新整合,求取面積的算法,
也就是現代數學的積分學。
第三章,去葉存枝,去枝存干。
這一章講得是在有多個未知數(綴)的情況下,如何做簡化,運算分析,既偏微分。
第四章,綴數成木,綴木成林。
這是通過研究不同變量(綴)的變化,找出他們之間原本的運算關系的技巧,
大致相當于今日微分方程。
第五章,既有成圖,案以索驥。
這其實是全書最簡單的一章,但卻需要建立在前四章的研究基礎之上,
研究函數,解析幾何,這些按圖索驥的算法。
這本書放到現在,直接換個封面,貼上《高等數學》四個大字,那就直接可以送進各大高校當教材了。
(讀者讀到這里都快跳起來了,你咋有膽這么說,你咋不上天?別急,我們不是有敲黑板時間么?慢慢講,慢慢講。)
暅之滔滔不絕講了約莫兩個時辰,從晌午時分一直講到了約莫晚飯時間。
無關的眾人都聊得有些累了,
可是暅之,圣臣,信都芳,陶弘景還有那名可憐通譯,這個小圈子卻還沒有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