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先拜望過這兩家,便按照任城王給的消息,再去探一探高家風向。
高家同樣吃的是大魏皇糧,來得自然也不會太晚。
只是宗支高菩薩在盡心竭力地拱,拱,拱衛洛陽禁宮,脫不開身,
代替他來的是分家高樹生。
慶云來到驛館的時候,高樹生正抱著他未足月的兒子曬太陽。
當時華夏還沒有坐月子的成俗,尤其是北人,受馬背民族的影響較大,普通人家帶娃都是很粗線條的。
慶云之前并不曾近距離接觸過嬰兒,
此時見到高樹生手中這白白胖胖的小子,甚是喜愛,不免上前逗弄。
“尊夫人臨盆的事情,先前聽高飛雀提起過。
而今喜得貴子,真是要恭喜樹生前輩了。”
慶云上前客套,高樹生也不敢怠慢。
畢竟不看僧面看佛面,他自然知道眼前這位“檀君代理”乃是魏王有意捧紅的人物。
“哎,這長輩之說我可擔待不起。
當年慶易寒大俠任宗主時,樹生也是晚輩呢。
哎,對了,犬子按北人習俗取了個賀六渾的小名,可漢名卻還為起。
撿日不如撞日,不如,就由煩勞慶宗主擬一個?”
“我?起名?”
慶云之前還真沒干過這種事兒,急忙推脫。
只是推脫了幾輪仍是推脫不過,只能硬著頭皮道,
“那,那便獻丑了。
其實我肚子里學問少,也想不出什么特別雅致名字。
只是見這孩子長得挺歡樂的,
不如,討個口彩,就叫高歡吧。”
“高歡?高歡!
哎,這名字好啊!
樹生就替歡兒謝宗主賜名了!”
九龍繞柱的命格那可不是隨便說說,而今慶云只不過隨口起了個名字,日后那縱橫四州的神武皇帝此刻才算是真正“應命”而生。
崔,孫,高三家,還有已然勢微的呂家,其實都是魏王幫他找來的托,
這一點慶云心中自然明白。
蓋坤前段時間就住在緱氏鎮上,到虎牢應該也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