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英雄,有兩位皆是慶小友的熟人了。
齊江夏王蕭鋒,
他隨蕭竟陵北來,除了匡護其安全,一直以來還有尋找蕭氏先祖孟虧埋骨地的愿望。
昔孟虧為夏王馴百禽,有鳳來儀,
其之所去,鳳凰隨焉,
故蕭氏以火鳳為吉。
孟虧隕落之處,號長白山。
所謂長白之山,有白鹿,大白兩說。
蕭竟陵因此在白鹿結廬多年,始終不曾尋得先祖故穴。
可惜竟陵已老,不能親履北國,
所以,大白一行便有蕭鋒代勞了。
宗羅云,長風破浪宗愨的兒子。
虎父無犬子!
他此番北上,只為了結與元兇的恩怨。
這兩位都不是我保義軍的人,
孤能請到他們,都是因為孤幫他們請到了最好的北國向導。”
魏王伸手向慶云初見的那名魁梧漢子指去,
“酈道元,世家公子,襲永寧伯。
可惜他仕途并不算順利,錯跟了李彪李平章那個強項。
前些日子李彪貶官,他受了些牽連,目前也是白身。
但他少時曾游學神州,對南北兩朝山川地理知之甚詳,乃是不可多得的勘輿奇才。
孤有意用他,便需要送他一份功勞。
這話,孤對慶卿也曾說過。
檀宗若想在北朝開辟武莊,總要有正當的理由才行。
所以此番北去,除了你們各自的訴求,也要順便幫朕做一樣事情——
就是去大白山迎接鎮國神劍。
鑄劍大師徐太太在大白山中整整守了十年,
十年成一劍!
是我大魏國運之鋒。
你們此番自北國迎神劍歸返,朕自然各有封賞。”
元宏對于稱呼的使用始終非常得體,毫無壓迫感,在孤和朕之間可以自由轉換。
一般來說,他一旦開始自稱朕,那談的就是公事,有關國體,聽著聞之,無不肅然。
諸人之中,除了小龍王身為宗室,就只有酈道元這一名魏臣了。
他聽完上諭,碩大的身軀噗通一聲跪倒,推金山,倒玉住,納頭便是三拜,
“罪臣酈道元謝吾主鴻恩,
吾必不負所托!”
慶云去意甚急,魏王欽點的三人也沒一個慢性子。
慶云返回小龍王府知會過二哥三哥,便帶著華陽先生一起連夜出發,
第一站便是嵩山。
慶云答應好了殷色可,洛陽之行過后要帶她一同北上,自然不可食言。
殷色可經過幾日調理,氣色已經好了許多,
可是陶弘景的情況卻惡化了起來。
那血霧當中恐怕還有許多布置,需要一一排查。
好在全神醫就在嵩山,陶弘景正好留下養傷。
于是眾人力勸祖暅之留下照顧師傅,
孝道大過兄妹之誼,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眾人在嵩山修正半日,復又向東,入了梁國地界。
梁國本由準國舅厲威將軍高飏坐鎮,可是高貴人明面上已經遇刺身亡,實際是被不雨無歇暗中搭救,送到了高飏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