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大千見酈道元對黃龍故地果然有興趣,便索性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末將府上恰好有一位故人,可為酈侯爺先導。
有他同往,行走燕北十番,會少去許多麻煩。”
扶余為高句麗所逐,余部并入勿吉。
所謂塞北十番,便是先后入北朝朝貢的高句麗,百濟,新羅,勿吉,室韋,豆莫婁,地豆于,庫莫奚,契丹,烏洛侯十部。
丘大千引上來的這人正是三年前入貢的勿吉使節,宗婆非。
宗婆非見過諸人,他聽說慶云一行將出燕北,不禁大喜。
他在天朝游學三年,同行五百族人或早已回返,或在中原定居。
等到他打算返回勿吉的時候,幽燕時局便開始有些不太平起來。
不知是長孫家私蓄武力有意縱容,還是別有勢力作怪,
總之眼下若是沒有一支像樣的隊伍,想要安全北返,無異癡人說夢。
又是幾輪酒水寒暄,話題自然而然地回到了四岳族裔在燕北的歷史。
宗婆非顯然是族中較有學問的長者,侃侃而談,竟能說出不少酈道元此前未聞的典故。
話說四岳部落以大鵬為圖騰,自黃龍府南入關者亦稱華人,北入千林者號肅慎,既今之勿吉。
肅慎有大海(湖)號月琴(今興凱湖),海東產神鷹,名曰鷓應,為萬鷹之王。
因其形與大鵬酷似,肅慎引為神物。
而今四岳諸部之共主,黃龍府主人,岳氏家主便以鷓應為名,字東鵬。
勿吉國語言與其余九番疏異,乃上古先夏之音,故又有東夏之說。
室韋,庫莫奚,契丹,豆莫婁諸部亦是先肅慎旁支,與獩,貊雜處,其音漸有不同,但亦尊岳氏為長。
燕北十族,四岳所轄有五,握黑土半壁,因此就算強如高句麗者亦不敢輕捋岳帥虎須。
扶余府,也就是黃龍府,名為高句麗北屏,實是由岳帥一手遮天。
宗羅云還是第一次聽聞四岳部落種種奇說,又知宗婆非與自己同氏,便隨意聊了些家族譜系。
沒想到宗愨一脈果然也是早年南下的四岳裔民,同宗相認,傾蓋如故,立刻便找到了許多共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