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傳》
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B
屠隴右。A
《牽招傳》
侮弄神器,方當屠戮。F
《郭淮傳》
涼州休屠胡梁元碧等D
《毌丘儉傳》
屠句驪所都A
《諸葛誕傳》
(諸葛)誕、(文)欽屠戮,(唐)咨亦生禽F
《夷人傳》皆出“浮屠”D
《費詩傳》
(項羽)屠咸陽。A
《譙周傳》
屠王郎,吞銅馬。(駢文表對仗用,意擊破)類B
《費祎傳》
(裴注,殷基通語)初無忠告侃爾之訓,一朝屠戮F
《宗預傳》
(裴注,吳歷)莫能相救,坐觀屠覆。F
《孫策傳》
(孫策)屠東治。A
《孫權傳》
(裴注,江表傳。)遂屠其城,梟(李)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馀人。A
(孫權)遂屠其城(江夏)。A
《孫皓傳》
(裴注,晉紀)(成陽都尉張喬閉柵自守)吳副軍師諸葛靚欲屠之。A
(裴注,晉紀)已屠之(岑昏裴注,辨亡論)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B
《黃蓋傳》
蹈刃屠城。A
《孫綝傳》
又壞浮屠祠,斬道人。D
綜合來看,所有58處,只有A+E這20處屬于古代屠城的概念范疇,其余38處與屠城屠殺無關。
而在這20處屠城的共同特點都是惡戰,堅城,敵軍人數眾多,慘烈的城池攻防。
這里面有幾處記載很說明問題,首先是《黃蓋傳》:堅薨,蓋隨策及權,擐甲周旋,蹈刃屠城。這一句是屠城解釋力戰破城的鐵證,沒有任何可能將之解釋為屠殺。
其次是孫權破李術: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馀人。李術勢力有三千官兵(孫策傳),數萬流匪(劉馥傳)。孫權破城以后還能收編三萬人,那就是沒有發生屠殺,數字不會說謊。
唯一與屠殺有關的,就是曹操著名黑點。但是這段記述出自裴注《曹瞞傳》,望名知意,這篇文章是專門黑曹操的。裴注是否可信,我們要分析出典。曹瞞傳是吳人無名氏所做,類似戰斗傳單,完全是詆毀敵軍將領的戲作。里面說曹操少時游蕩無形,假裝中風逃避責難。喜歡與倡優為伍。出征牌面大,坐胡床。馬超來截擊,曹操還在胡床上坐著,被殺了個屁滾尿流。還有摸金發丘的名梗也出自這里,是集曹操黑料之大成者,也是所有攻擊曹操的人當作《三國志》原典圣典宣揚的歷史小說體。
徐州屠殺致泗水斷流,也是這里流出來的梗。只是在原文里,曹操斬殺數萬人泗水斷流與屠諸縣是分成兩句說的,而且有明顯的時間順序。就是說,斬與屠,是兩件事,雖然都有發生,但不可混為一談。
綜上,《三國志》中屠字的用法,幾乎都與今日屠殺的概念無關。將屠這個動詞的賓語由獸向人引申,是語言學長時間的發展形成的。唐代的解釋,總體仍與漢代相差不大。我們不可以現代語文字意扣史書。
至于劉備為什么沒有“屠城”?因為他確實沒打過城池攻堅戰啊。入川的時候圍涪城,那時候劉備手下的兵主要都是張魯送給他的兵,以及新降的吳懿軍,李嚴軍。他們可以圍城造勢,但是不可能跟這么多年的同僚真正撕破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