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帥為黃龍府以北諸部爭取到了最大利益,
十年之內,安車骨及速末(今松花江)諸部,免貢無役,與高麗商貿互通,大家可以在一種相對和平的氛圍內共進共贏。
宗婆非與一樂名人相視一笑,自認是昨天那一場鬧劇作得恰到好處,對談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可是又豈知高麗太子不是樂在其中?
高麗國自此可以全力南向,而太子也可因此將自己的威信拉滿,把二皇弟逼到了再不動手就要完全喪失爭嗣機會的窘境。
自古以來,所謂談判,從來沒有讓步一說,
究其根本就是通過協商找到一種雙方可以暫時接受的平衡狀態而已。
若是找不出這樣的狀態,那其實算不得是什么談判,只是強者笑里藏刀坐下來給弱者單方面做個規矩而已。
“檀君,我們明天就可以出發,去羽陵部瞧瞧。
順便,也在沿途部落收刮些老參,延緩一下貴使團那位姑娘的病情。”
高麗太子日里一直和岳帥在一起,自然也聽說了王姑娘的事情。
慶云和蕭鋒簡短的交換了一下意見。
蕭鋒表示要留在黃龍府等參客,但他卻勸慶云速去速回。
因為魏王有國書向岳帥托付了使團入山迎回神劍的事情,國事為大。
就算白山參客提前到了黃龍,必然也會被岳帥留下,等到慶云回轉才會啟程入山。
慶云知道蕭鋒的苦處,當即提議由自己一人前去,
若是有參客提前到來,可由酈道元暫領全隊入白山。
蕭鋒自無不肯,酈道元也無異議,其謀遂定。
翌日慶云單騎來尋高興安。
高麗太子對他很是熱情,親自捉了他的手,邀他同乘。
太子對庶人如此,已經是至高的禮節,慶云自然不好拒絕。
兩人在輿輦中寒暄了片刻,慶云忽然問道,
“太子殿下在岳帥身邊安插的有眼線吧?”
高麗太子神情微微一變。
這個細微的變化還是被慶云捕捉到了。
他之前曾經懷疑高麗太子城府過深,難窺其心中波瀾,所以才冷不丁地拋出一個比較生硬地話題看他反應。
只是現在看來,這位太子的表情管理并沒有做到緊鎖心扉的地步。
高興安尷尬道,
“檀君怎么忽然說起這個?”
慶云會心一笑,
“放心,我和岳帥也沒有什么特別深的交情,不會將閑話傳來傳去引是非的。
只是當日太子預判岳帥行蹤,現在想來,若是太子從未見過岳帥,又怎會對其行事風格,行止動向了如指掌?”
高興按搖了搖頭,
“哎,當日我也是得意忘形。
隨意賣弄了一下,便被檀君抓住了把柄。
不錯,岳帥勢力是我高麗北域最大的勢力。
我相信我們彼此之間都會安插不少細作。”
高興安給出的理由也是合情合理,
高麗與岳帥勢力之間關系微妙,就算已經締結和約,也不可能相互完全信任。
“我只是有些好奇。
在太子遇襲的那個晚上,這名線人,他站哪邊?”
高興安被慶云這么一問,似乎也陷入了長考。
他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不失禮節地笑了笑,
“燕北相比中原,雖然是小地方,但也自成江湖。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并不是那么好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