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還記得之前我講到羽陵部刺魏王的時候,曾經提道過一個叫天宗的組織吧?
我認為襲擊太子的人,可能也與天宗有關。”
高興安微微有些動容。
連大魏都敢算計的江湖組織,對小小高麗有怎會有所忌憚?
“這,檀君又是如何得知?”
“掩護兇手逃走的,并不是什么完顏祖神。
那人就是天宗的錦衲王,是名很危險的女人。
我們其實就是一路追著她來到了黃龍府。”
“哦?這么說天朝使團此來的真正目的,是要掃滅燕北天宗?”
慶云頷首道,
“算是吧,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
天宗曾經參與過宋齊更替,齊國宗室之爭,是有禍國之能的潛藏力量。
這次他們對敢對魏王下手,來而不往非禮也,
魏王自然也不會允許他們再如此肆意妄為!”
“一個江湖幫派,怎么會有這么大能量。
慶宗主,不如你仔細說說?”
路上反正閑來無事,慶云就將天宗策劃齊州兵變,反汝陰,聚群寇,設局引保義忽律相爭,以及自己如何破了天宗據點易京寨的事情一一分說。
高興安聽得是眉飛色舞,津津有味。
不知不覺間,車隊便入了羽陵部的駐扎地。
高麗國現在的情況,是農牧混居。
所謂的城,都是大漢郡制時期留下的堅城,要塞。
高麗人沒有自建大城的能力,只能對故城不斷修葺。
有城的地方,附近會有一些農人。
高麗氣候苦寒,一年最多只產一季糧食,所種多為芋,豆這些耐活高產的作物。
但有時年景不好,逢了風暴,凌汛,整年便顆粒無收。
所以牧,獵仍然是其國極重要的食物獲取手段。
尤其是兩漢時期,城守都是中原官派,
所謂高麗王帳也只能據林而獵,逐水草而居。
羽陵部本是契丹的部落,離開木葉山來到高麗,卻仍然保持著以往游牧的生活方式,
住的是氈帳,食物主要是野菜和肉干。
但是主君的太子殿下蒞臨,他們自然還是要張羅些拿得出手的的東西。
新獵的獐子,久蓄的羔羊,香醇的美酒,還有,呃,可人的姑娘……
除了這最后一樣,慶云自然也都跟著沾了光。
部落的篝火盛會,對來自江南的他也算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羽陵大君,這位是我新交的朋友,魏人,慶云。
別看他小小年紀,卻已經是一派宗主,手下的部眾恐怕不是你這小小羽陵部能夠比擬的。”
羽陵大君聽說慶云是魏人,眼睛里忽然閃過一抹異樣的光芒。
這個微表情自然逃不過慶云的觀察,
呵呵,這名頭人心中果然有鬼!
羽陵大君用大笑掩飾了自己的尷尬,舉起酒碗向慶云敬道,
“我們這樣在冰雪中求活的部落,很少迎來上邦的天使。
慶頭人今日來此,實是我族幸事。
中原人說,入鄉隨俗,
既然慶頭人到了,那就要按照我們雪國的規矩,今夜,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