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亭想起顧云安提出在糧鋪代賣糧米的法子,忽然反應過來,自家鋪子既然能代賣糧米、別的自然也可以賣。
反正除了糧鋪,現下還有兩個鋪子空著,于是她想了想,挑了間地段好的,將老劉徑直帶到鋪子門口。
將自己的想法與老劉一說,老劉也高興得很,自己空車回去輕便,下回來還能多裝些山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老劉掏出懷里的錢袋子,對余月亭說道,“小郎君,總不能讓你白幫我,這有些銀子,你拿著,否則我老漢良心可過不去。”
余月亭將鋪子里的伙計叫出來,認真將老劉車上的東西單獨登記列冊,又將東西放在鋪子中最顯眼的地方。
余月亭蘸墨大筆一揮,在大紅宣紙上寫了”茂嶺山山貨“幾個大字,貼在鋪子門口。
余月亭這才對老劉笑了笑,“阿叔,誰說我是白幫你了?我也是有私心的,你這車山貨比被人的都好,一來二去,我這鋪子也能借光賺些人氣,有了人氣,之后做什么生意都順手些。”
這是余月亭的真心話,她決心要將“青圓記”做出點名氣來。
先前與王啟東打賭算是邁出了第一步,有了點小名氣,讓人看見了“青圓記”與別家鋪子不一樣,是擔得起”勇“這一字的。
往后就要讓人看到”青圓記“的誠信,凡是鋪子里頭的東西,以次充好的不要、質量過不去關的也不要。
再怎么說,“青圓記”也算是余家在青州的小招牌,自己斷不能影響了父兄多年積攢下來的聲譽。
老劉擺擺手,搖頭道,“老漢我不懂這些東西,我就知道一個道理,你幫了我,我不能讓你白吃虧。”
余月亭想了想,店鋪的主事、伙計都要吃飯領月錢,自己也不能往里頭貼錢。
于是開口向老劉道,“這樣吧,阿叔,我也是個生意人,咱們就把這事當生意聊。你將東西放在我這里代賣,每筆買賣我抽一點代賣費。保證盡最大力將東西給你買出去,一個月內賣不出去,這東西我自己掏腰包買下來,怎么樣?”
老劉笑笑,“能賣多少是多少,聽天由命,老漢不勉強。”
余月亭正色道,“阿叔,既是做買賣,便是事在人為,沒什么天命、天意的。
現下你我二人便好好談買賣,不講人情,也不講其他。
我保證你這山貨能銷得出去,你嘛,則要保證你的東西都是好東西,不能以次充好。”
“那是自然。老漢我雖然識不得幾個字,但也知道,無論多大的買賣,哄了主顧一回,人家下回定然不再找你了。就為這這’長久‘二字,也請小郎君放心,從老漢我手上出去的東西,斷然沒有差的。”
老劉擲地有聲,將胸脯拍得砰砰響。
余月亭笑了,命伙計將那袋子山核桃也擺到柜臺上。
老劉趕忙一把抓住,“小郎君,生意講完了,也該講講人情了。老漢我沒有什么值錢東西,這袋子山核桃說了是送你嘗嘗鮮的,你怎能往貨架子上頭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