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世欣回答:“讀書的時候學的是機械工程,喜歡拆東西玩兒。”
李洛茫然地點頭,“哦,是機械工程,不是土木工程,我記錯了。”
房間暖黃暗雅的燈光下,李洛微紅的臉頰映襯著一雙晶亮的眼睛。涂世欣看了她一眼又低下頭說:“洛姐,要是沒別的事兒,我就先走了?”
李洛忙點頭,“對呢對呢,好晚了,辛苦你了。”
涂世欣轉身離開了她的房間。李洛還在喃喃自語,“機械工程,還會開鎖呢,是個好專業。”
第二天一早八點半,念念和君倪已經帶著電腦和資料入駐了亦舟的辦公室。李洛幫他們在會議室里搭了一個臨時的工作桌,各種pitchbook和計劃書堆得到處都是。
看起來雖然雜亂,但還是分門別類的。一部分內容是和亦舟的財務部和融資項目組做最后的數據核對,一部分則是商業計劃書最后的校稿和潤色。兩個幫手不用再遠程協作而是實地入駐后,李洛和鄭瑜琦的工作進程快了許多,傍晚之前就把最后的計劃書遞交給了藍嶼對接的合伙人Ericson。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周詩亦提議幾個人一起去亦舟在竹落的辦公室走一趟,為將要在那里召開的董事會做一些準備。
竹落藝術集合村離市中心大概兩個小時的車程,在規劃開發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建筑物,全部都是大片濕地。這些年,A市的市政規劃吸引了大量優秀的海外創業公司入駐竹落村,也為科技創新類項目落戶A市提供福利。李洛早就聽說過這片地段的風景甚好,“一曲溪流一曲煙”,媒體是這么描述的。
他們開車抵達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路邊的魚塘、水田、蘆葦都只是隱隱約約,看不清楚。整片區域的設計感很弱,一棟棟小巧的白色建筑散落在淺灘邊,每一棟都是一些房間聚落,像是水上的廊亭;廊橋基本都是木步橋。
車燈劃過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李洛聽到了耳邊傳來風掃過竹林的聲音。經過幾個木柵的指示牌,兩輛車就到了亦舟的辦公樓。
幾個人把文件資料、投影儀、電腦等等從車里搬進樓里,李洛有些后悔今天穿了高跟鞋,這里的地面不是木頭、砂石,就是泥土、石板,她這雙高跟鞋著實不方便。
李洛明白,周詩亦想把董事會安排在這兒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明面上說,竹落村邊上的民宿比較多,方便為董事們安排住宿和休閑。但主要原因,是他不想派蒙的行動有不必要的媒體曝光,而這里顯然要比他們CBD的辦公室來得僻靜。
李洛上一次有機會體驗這樣的辦公環境,是去紐約北部的格林威治小鎮面試一家量化基金。那個康州小鎮并不起眼,卻入駐了一百多家美國頂尖的對沖基金,各個都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唉,李洛嘆了口氣,科技大佬、有錢人的工作環境,金融民工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