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解釋道:“就好像某個人曾經有一個特別仙兒的前女友,和他的兄弟關系都很好。后來前女友甩了他,他又找了個現女友。這個現任不如前任了解他,也和他那些兄弟混得不熟。我就不該在這位現任面前提到前任,對不?”
涂世欣恍然大悟:“原來Allison是周總前女友,林語是他現女友?”
“……世欣,你回會議室做PPT吧,這里不需要你。”李洛進了廖為的辦公室,一臉嫌棄地把門在涂世欣面前關上了。
涂世欣沮喪地背過身,自言自語道:“嫌我不會記筆記唄……”
李洛還沒坐定,廖為已經耐不住性子開始埋怨了:“你說你,我們現在忙成這樣,你咋非撿這個時候來采訪?”
“廖為,什么叫采訪?我又不是記者。我必須定時和技術人員跟進啊。這不是年初又要開始B2輪融資了嗎?盡職調查的材料都必須囊括最新…….”
“你剛才想問什么?”廖為回想了一下,抓住了重點,“哦,技術困難。現在‘代碼船’想要更進一步,需要從基于知識網絡和概率模型的算法架構,升級到下一個階段的智適應技術,困難么也在這里咯!”
“下一個階段是什么?”李洛忙掏出筆記本寫著。
“有兩個方向,都得試!一個方向就是多維度學習元素,簡單來說,搞一個攝像頭照著你,看你在做題時候有沒有分心,懂不懂?”
李洛在筆記本上寫著,“我記得,Allison說過,學習興趣和情緒分析。還有一個方向呢?”
“還有一個是繼續細化知識圖譜,比如說一門課,線性代數,你懂不懂?估計你也不懂。一門初中數學課,一般課本上大概有幾十幾百個知識點對吧?我們需要把知識點繼續細分,越細就能越精確,越細越能建立起良好的關聯網絡。最終要把這幾十個知識點,細分成幾千上萬個節點。這樣建出來的模型,才叫一個漂亮。”
李洛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一臉崇拜。
廖為以為李洛聽傻了,一拍大腿,“哎呀!你傻里吧唧地盯著我,聽懂沒有?比如說你,數學這么差,我給你一道微積分的題目,你解不解得出來?你要是沒解出來,我怎么知道你這個憨子,究竟是不會極限理論,不會解方程,還是根本就不會乘除法?我怎么辦?我是不是要建立起這么一個網絡來,根據你其他知識點的掌握分數,來判斷你薄弱在哪里?知識點越細,我是不是判斷得越準?”
李洛使勁點頭,“我聽懂了。咱們倆就好比是兩個知識點。乍一看咱倆沒關系,但是如果把我們各自按照愛好、學歷、工作等等拆分成各種元素的話,我們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是吧廖總?比如說,我們兩個都洋蔥過敏,所以如果有一天我們同時被送進了醫院,也許是因為有人在公司的午飯里偷偷加了洋蔥……”
廖為被這話嚇得一個激靈,往后退了一步。
“那困難具體在哪兒呢?”李洛認真地問。
“嘖,我都告訴你了,你動動腦子啊!比方說,成千上萬的知識點拆分不可能全人工做吧?怎么來分?用什么算法來做?幾十個知識點的模型好建,幾萬個知識點的模型怎么建?有沒有足夠的用戶數據來支持?訓練集如果數據不夠,完蛋!訓練集數據夠了,模型過度擬合,完蛋!測試集結果太差,完蛋!懂不懂?”
李洛此時望著廖為,眼里閃爍著感激的光芒。眼前的這個男人也許不修邊幅、罵罵咧咧,但他卻在短短幾分鐘內,開誠布公地把潛在風險一一列舉了出來。他一面揭著自己的短,一面真誠地幫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