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又在忽悠司馬光了,他心中自然是覺得皇帝做得對的,有時候就得這么干。但是忽悠起司馬光來,甘奇卻說出了一番讓司馬光感到認同的話語,讓司馬光還覺得甘奇是那圣賢子弟中的代表人物。
君子欺之以方,大概就是這么回事了。
司馬光一聽,果然心中感動不已,他進來抑郁非常,抑郁之事有二,一是因為皇帝對待讀書人的態度讓他受不了,頻頻上書皇帝,讓皇帝罪己,皇帝見都不見他。二來就是在甘奇這里感受到了一些背叛之感。司馬光最近還真起了一些回家寫書的想法了。
此時聽得甘奇這番話,立馬感覺自己受到了認同,拱手一禮,話語鏗鏘“甘相公,只怪下官無能”
司馬光是真覺得自己無能,怎么諫言也說服不了皇帝,這不就是御史中丞的無能嗎
甘奇擺擺手“君實兄不必如此自責,陛下是年少,你我年少之時也是如此秉性,這倒也怪不上誰人。這般吧,明日我入宮去稟奏,陛下年少,當敏而好學,此乃歷朝歷代之規制,當有人侍讀侍講,我便進言一番,讓君實兄每月抽出幾天時間給陛下講講經,如何”
司馬光聞言,更是感動,給皇帝講經,就是教皇帝為人為君之道,這本是甘奇的差事,乃帝師之榮譽,更重要的是甘奇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去親自教育皇帝成才。
司馬光再拱手“臣定當竭盡全力,以圣賢之學,引導陛下成一代圣君”
成了,忽悠司馬光,還真不難。
甘奇點著頭,滿臉欣慰,還夸一句“君實兄實乃國之棟梁也。”
“比起甘相公,下官愧不敢當。”司馬光心中真這么想,且不說甘奇的功績,就說這樣的領導,哪里去找
司馬光忽悠好了,開開心心回衙門里去了。
王安石心中多少又有些不樂意了,只是他不表現出來,而是與甘奇說道“甘相,真要說起來,我倒是覺得陛下做得雖然激進了些,卻也無甚過錯,當時情況,甘相不在當場,程頤之輩,過于張狂,非狠厲之法不足以平息此事。”
忽悠了一個司馬光,甘奇還得又要忽悠一下王安石,甘奇笑道“是非對錯,其實并不重要,君實兄于御史臺,統領言官,各處商稅推行,攤丁入畝,皆要仰仗與他,他也做得極好,朝堂上下,能如此一心為國,便是好事,于國于民皆有大益。”
甘奇其實已然體會到了當一個裁判的艱難,本來這裁判應該是皇帝的,甘奇如今卻已經體會到了。
甘奇也是明白一個道理,不論什么時代,都需要保守派的君子人物,他們是一個時代的底線。也需要激進派的進取人物,他們是一個時代的上限。若是一個時代只有保守,那就會陳腐不堪,如果一個時代只有激進,那就會亂象叢生。
最好的模式就是君子們干君子的差事,激進派們干進取的差事,互相配合交融,那就是最好的團隊。凝聚這個團隊的人,就是重中之重。
甘奇對于這些也是越發熟練了。
王安石點著頭“甘相所言在理。”
兩人簡短交流了一番,匯報之人接著一個個走進來,三司的,樞密院的,財政問題,招兵之事,一件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