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也有司馬光一樣的想法,但是他與司馬光的想法又有一些不同,出海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必要這么大的規模去出海,花個三四十萬貫可以,花四百萬貫實在沒喲必要,就算甘奇有什么大計劃,這短期也不見效。
而今眼巴前的事情樣樣要花錢,還不如先緊著眼前的事情干。
御書房,司馬光,王安石,皇帝趙頊。
司馬光說明的來意,一臉期盼的看向皇帝趙頊。
趙頊皺眉沉默,手指不斷敲打的桌案。
王安石與司馬光一起來就是他的態度,但是他打自內心里不想皇帝與甘奇真的起了什么爭端,他來,是希望能緩和這種爭端,希望什么事情都有一個好商好量,不能壞了君臣之義。
司馬光卻沒有那么多顧忌,他永遠是一心為國,口中更是直白“此番還請陛下一定要阻止甘相公,而今從杭州到泉州廣州邕州的馳道正在開工修建,而修建費用卻還沒有著落,與其借貸四百萬貫出海,還不如把這四百萬貫用在此處,此路修成,利國利民,民事軍事皆有大益,哪怕是從汴梁到邕州,旅程也至少可以縮短近二十天的時間。京兆府往甘州肅州的馳道也要開工再有大軍輜重調動,來去也可節省十幾日”
皇帝還是不開口。
王安石怕司馬光把事情做得太過,便道“陛下,倒也不是不讓甘相公派人出海,只是想縮減一下規模,頭前出海只花了三十多萬貫,這次出海擴大規模也未嘗不可,花一百萬貫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陛下可與甘相公商量一下,如此即可。”
沒想到司馬光卻說“一百萬貫也太多了,依臣之想,六七十萬貫最好。”
王安石連忙又道“陛下,此事一定私下去說,不可放到朝堂上討論。”
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要減小影響,內部討論,一旦放到大庭廣眾之下去討論,影響太大,還會牽扯皇帝與甘奇的臉面問題,一旦牽扯臉面問題,就怕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司馬光卻又有不同意見,說道“陛下,臣倒是覺得若是甘相公執意如此,就可以將此事拿到朝堂上去討論,讓甘相公也聽聽朝堂諸位同僚心中之想,如此他必然能回心轉意。”
王安石急了,連忙又道“陛下,此事萬萬不能到朝堂上去論。”
趙頊想了一想,問向王安石“此事為何不能到朝堂上去論啊”
其實趙頊心中是支持王安石那個辦法的,但是他心中對甘奇也有某種不自覺的敬畏之心,叫他單獨跟甘奇對線,他也缺乏一些自信,所以他其實是想要讓大家來幫他說一說。
偏偏王安石又讓皇帝不能讓大家幫他說,而只能讓趙頊與甘奇私下里來說。
皇帝這么一問,王安石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若是到時候朝堂之上,大部分人真的跟著皇帝反對甘奇,那甘奇心中如何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