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鄭國公府卻是從立朝之初便封的爵,綿延至今已有百余年了,一直興盛不衰,偶遇小風波,卻從未遭遇過大磨難。
姜翎想,鄭國公府的興盛,除了有士林口碑護體的原因外,恐怕也跟這些細枝末節有很大的關系。
四五歲的娃娃,三觀還未成型,這時入蒙學其實再好不過了,不會被父母長輩過度寵溺,又有德才兼備的先生領著,想長歪都不容易。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若還能養出紈绔子弟敗家玩意兒,那才叫奇了怪了。
國公爺對于老夫人的指責,就只有一句回應:“慈母多敗兒。”
他說完,無視老夫人的白眼,轉頭對姜翎殷殷叮囑:“明日入學,要遵從族學的規矩,聽先生們的教導……”
姜翎耐心聽著,心道:不愧是當世大儒,就連叮囑個小輩也是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每句末尾竟還神奇地押著韻,聽起來還蠻好聽的。
老夫人卻不耐煩聽他的長篇大論,等國公爺說得口干了,端茶潤喉時,她便趁機道:“囡囡今日車馬勞頓,想來也是累了,不如先去秋水苑安置,午間就不必過來了,沒得來回折騰,正好也考校一下小廚房廚娘們的手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若不合適,咱們回頭再換。”
車馬勞頓?
皇宮離鄭國公府不過一條街的距離,坐馬車過來僅僅用了一刻鐘而已,哪里就車馬勞頓了?
國公爺默默腹誹著,即不忍心駁了老妻的面子,又不忿自己想了好幾天的勸學名言就此被打斷,只肅著一張臉,碎碎念“慈母多敗兒啊多敗兒”……
姜翎忍著笑起身,猶豫片刻后,還是躬身道:“初次登門,孫兒沒有拿得出手的孝敬,只有幾瓶自制的丸子,望外祖父外祖母和幾位舅母不要嫌棄。”
月秀聞言,奉上早就捧在手里的木匣子。
姜翎把匣子打開,將濃縮版的健骨丸、健體丸和解毒劑,每三瓶一套,親自遞到在場長輩們的手里。
她有些忐忑,畢竟才登門就送藥很不吉利,而且她的成藥還沒打開市場(她以為),在旁人眼里恐怕就是個不值錢的物件。
既不值錢又還晦氣,這禮物,很不得人心。
但外祖父外祖母待她實在太好了,她不由自主地便把兩位老人劃成了自己人。
自己人的話,應該不會嫌棄的吧?
國公爺最先拿到藥瓶,他把三個小瓶子翻來覆去看了看,又隔著茶幾探頭去看老夫人手里的,老夫人奇道:“健骨丸,解毒劑,健體丸,這是干什么的?”
嚴太太還沒拿到她那份,聞言訝然:“這名字聽著有些耳熟呢,我是在哪里聽過來著……”
老夫人就笑:“你又聽過了,囡囡都說是自制的,你能在哪兒聽過,別以為說幾句好聽的就想多吃多占,我跟你說,沒門兒!”
這時姜翎正雙手捧著小瓷瓶站在唐太太面前,但唐太太卻并沒伸手,只是笑道:“我看你二舅母對你這丸子喜歡得緊,我那份兒也給她吧。”
姜翎抬眼看了看她,果然就直接去了嚴太太跟前,將唐太太那份藥丸子遞給了嚴太太。
嚴太太接過后,直接打開了健骨丸的小瓷瓶,倒在手心里一看,然后驚呼道:“哈,我就說我聽過這幾個名字吧,嘿嘿,囡囡,趕緊的,這份是你大舅母讓與我的,我不是還得有一份自己的?趕緊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