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夫子一眼便瞧見了呆若木雞的姜翎,原想訓斥兩句,但又怕攪擾了其他學生做題的思路,只得瞪了姜翎一眼,轉開眼喝起茶來,并腹誹道:國公爺歲數大了,再不似年輕時那般清明,像遺玉郡主這樣的學生,就算換個比我厲害十倍的夫子,怕是也教不出來吧,瞅瞅,那一臉茫然的小樣兒,別是連題都沒看明白吧?
不得不說,張夫子真相了,姜翎一直在跟這幾句文言文做斗爭,努力想看懂它們……
然而,無果。
半刻鐘后,張夫子敲了敲案幾,朗聲道:“停筆,沒算出來的就不用再算了,算出來的舉手,讓我瞧瞧。”
學生們停筆,課堂上只有稀稀落落三五個人舉了手,張夫子失望搖頭,點了姜翎身后的嚴惜春作答:“嚴二姑娘,說你的答案。”
嚴惜春一掃課間被姜翎懟哭的郁卒,神采飛揚地坐直身子,脆生生地道:“學生得出答案,八……”
張夫子把手一揮,打斷了她的回答:“八什么八,錯了!”
他頓了頓,又指了懷玉公主:“公主殿下,說出你的答案。”
懷玉公主也坐直了,應道:“九十二步,一百二十一分步之六十八。”
張夫子點了點頭,未置可否,又點了另外三個舉手的學生說答案,倒是有兩人跟懷玉的答案一樣。
張夫子嘆了口氣道:“這樣簡單的一道題,竟只有三人答對,羞愧否?自責否?前幾天不是已經學過了畝和步之間的算法?怎么換個題面就不會了?舉一反三懂不懂?觸類旁通會不會?”
他訓人的時候,還是坐得比較端正的,大概是因為這樣罵人比較有氣勢吧。
罵完后,張夫子又靠回案幾上,敲著桌面道:“現在我說解法,你們聽仔細,最好記下來,反復推敲!下道題再不會,通通領罰!”
他頓了頓,徐徐道:
“下有七分,以一為四百二十,半為二百一,三分之一為一百四,四分之一為一百五,五分之一為八十四,六分之一為七十,七分之一為六十,并之得一千八十九,以為法。置田二百四十步,亦以一為四百二,乘之,為實。實如法得從步。”
姜翎完全聽不明白張夫子念的什么,但她還是老老實實一字一句記下來。
寫完后,她拿出初中高中時期做古文閱讀題的精神頭,仔細推敲,反復理解,終于從結果反向推斷出了題目內容。
總結一下就是,一塊面積為一畝的地,已知一邊的邊長,求另一邊的邊長。
其實就是一道計算面積的題,對于姜翎來說,這樣的題她小學就會做了,簡直簡單到令人發指,難住她的,反而是語言和單位換算。
《九章算術》里的少廣篇,是以步為單位的,但這個步,既作長度單位,也作面積單位,容易混淆。
“置田二百十四步”,其實就是置田一畝,這里的二百十四步,準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二百四十平方步。
理解透徹了,把算式一列,答案不用一分鐘就算出來了。
真真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