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菲問的問題,不僅五人小團隊的其他人想知道,六藝甲班其他人也想知道,她話音剛落,位于姜翎附近的眾人便紛紛朝她們這邊看了過來。
姜翎想了想,決定給她們現編一個真假參半的故事。
“這事兒,還得從我小時候說起,那時姑姑帶著我住在鄉下小鎮上,我們沒有別的收入,只能靠姑姑替人漿洗衣物過日子……”
這是遺玉郡主第一次在人前提及她的過去。
姜翎不是姜玲,她并不認為這段過去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在市井鄉下長大又不是她的錯。
與其遮遮掩掩隨時擔心被人攻訐出身,還不如索性攤開了說出來。
遺玉郡主在京都也算小有名氣,很多世家子弟都知道,在她面前不能提這段過去。
因此她一講這個,不僅六藝甲班的人圍過來了,就連其他班的人也都挪到附近的筵席上,豎起耳朵“偷聽”。
“姑姑漿洗衣物的時候,潮氣很重,那時我年幼,姑姑怕我受濕,便讓我坐到門口去玩兒,正好門對面就有家藥鋪,我每天坐門口,藥鋪的老掌柜便認得我了,招呼我過去玩兒,偶爾還會給我一顆大紅棗吃。”
“姑姑見那掌柜慈眉善目,便默許了我每天去那邊玩,掌柜每次算賬,都會拿出一把算盤來,藥鋪里進出賬目多得很,但掌柜卻算得飛快,那時我就羨慕得不得了,心想如果我也會使算盤的話,能不能也去鋪子里做個掌柜呢?那個時候的我,覺得若能當個掌柜,就是頂頂了不得的身份了。”
姜翎講的這一段心路歷程,除了算盤,其他都是真的。
算盤早在大乾朝前面那個朝代就有了,只是普及度不如算籌那么高,許多商家鋪面的賬房都改用算盤了,但各個私塾、族學乃至國子監的數課,還是以算籌為主。
原主并沒有學過使用算盤,因此姜翎不得不給她虛構一段學算盤的經歷出來,以自圓其說。
“后來,我年紀稍長些,就開始幫著掌柜整理藥材,然后求他教我算盤。”
“只是,我學會了算盤卻買不起,那時我和姑姑吃飽都困難,哪有余錢去買算盤呢,我想著學會了不用的話也浪費不是,于是便索性自己想象出了一個算盤,每次算點兒什么,都在心里頭撥算盤,算著算著,就成習慣了。”
姜翎三言兩語的,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命途多舛卻堅強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好姑娘。
洗白,她是認真的。
這故事編得合情合理又感人至深,莫說旁人,就連姜翎自己都險些信了。
這人發起狠來,連自己都騙。
沈云菲聽得眼眶都紅了,感嘆道:“想不到郡主表姐當年竟過得這般辛苦……”
姜翎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沒事,都過去了。”
懷玉公主一向肅然的小臉上也帶了幾分動容,頷首道:“能在那樣的條件下還不忘學習,也算有毅力了。”
姜翎眼睛一亮:能得這小老太太一聲夸可真不容易啊。
她正想順桿子往上爬,謙虛一番呢,就聽沈云夢問道:“郡主表姐當年吃糠咽菜尚且不忘奮發圖強,后來回到京都成了尊貴的郡主,怎么反倒不愛學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