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玄都最熱鬧的盛會,除了正月的花燈外,便是桃止節的魚龍會了。
桃止節是祭祀生魂的節日,卻不似清明那般悲戚,雖也有追悼的意思,更多的還是祝祈。
愿離世者了無遺憾,祝在世者平安,往往將情意寄托于詞曲中。
所以一到桃止節,便是伶人俳優、琴師歌女大展身手的時候,除了唱戲唱曲弄弦吹管的,撮弄雜藝的人也都會聚集到皇城腳下,到時候,便是火樹銀花,魚龍曼衍,桃止節時玄都的這一場盛會,于是有了個魚龍會的叫法。
不過魚龍會也不是隨便提溜個會開嗓的人出來,就能到臺上唱曲兒的,桃止節前三日,各地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會聚集到玄都,有魚龍會的幾位會首會在皇城腳下、教坊司左近、曲江池畔幾個地方看藝人們比試,確定資格。
這三日的比試也頗為精彩,久而久之就被叫做小魚龍會。
李蟬用變舌的妖法稍加易容,著一身印染雙勝紋樣的春衫,帶著掃晴娘和涂山兕兩個女眷從后門出去,掃晴娘懷里臥著徐達,雖然只穿了一身布裙,也有點雍容的模樣。
后門外沒人,只是巷子里頭有個玩泥巴的孩子一抬頭看見洗墨居里這位一夜成名的主兒,張大嘴巴讓長長一線鼻涕落進嘴里也不自知,指著李蟬險些喊出來,被李蟬豎指噓了一聲,才連忙閉嘴把鼻涕吞下,呆呆看他帶著兩位天仙似的人兒離去。
李蟬從后巷繞到前門,走了幾步,沒人把他認出來。小魚龍會持續三天,商販也趁著這時候把存貨都搬出來,李蟬心里默念了幾次胭脂,防止把紅藥的事兒給忘了,又忽的想到街對面那位賣銅鏡的呂老,抬眼一看,正是做生意的時候,那鋪子卻門窗緊閉。
李蟬心道銅鏡價格不菲,那位呂老又技藝精絕,想必也不是個缺錢的主,便不再去想。
離開半日坊后,便不再維持妖法,一路西行穿過數坊,也沒人認出他來。接近長樂坊時坊道逐漸擁擠,快到紅袖招所在的綠衣巷時,已經是摩肩擦踵,舉步維艱了,耳中盡是談笑喝彩,不時有嘹亮的唱腔混在笙簫琵琶音里趁著喝彩聲的空隙跑出來。
李蟬費了不少功夫才擠到甘棠巷,在路邊看到了不少表演雜藝的。還有不少巡街的官差和緝妖吏,是為防止左道妖人用旁門法術博人眼球。
以往就有用畜人之術把嬰兒變成獸類,在看客跟前賣機靈討賞錢的,一名官差見到掃晴娘,還上來盤問檢查,對這徐達端詳撫摸了半晌,確定真的是只貓以后才放手。
到甘棠巷,人便少了許多,李蟬要掃晴娘與涂山兕自行活動,便自個進了甘棠巷。
聶空空從那座二層木樓的門口走出來,手里拋著一個銅板,見到李蟬一愣,銅板差點掉在地上,俯身一把撈住,又一下直起腰,驚喜喊道:“阿叔?”跑過來圍著李蟬上下看,“我聽說半日坊的洗墨居主人出了名,是不是你?”
“你都知道了還問什么。”李蟬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名聲還不至于傳這么廣,但聶爾是個互郎,自然會聽到消息。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聶空空聞言“哎”了一聲,說道:“阿叔搬到半日坊好些天了,我還沒去看過呢。”
“沒什么好看的了。”李蟬往屋里走。
“阿叔今天是來看小魚龍會的?”聶空空本來要出門,折返回來跟著李蟬,見李蟬點了下頭就走進門檻四下張望,便指了指樓梯,小聲道:“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