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這楊寶蔭卻一咬牙,跪在了他老爹面前,說道:“爹,咱們都已經讓明軍趕進山里來了,就算是逃到潮州又能如何?鄭家在海上強攻,太子能從陸上來襲,吳六奇又沒有三頭六臂,早晚也是要敗亡的。爹您老了可以不計較這些,可兒子尚年輕,做清鬼不如做明臣,就算封不到王爵、國公,不如投到太子殿下,靠軍工掙一個出身。今日兒子請爹委屈一下,做了兒子的墊腳石,兒子縛了爹,帶了兵馬去投太子,就不必提心吊膽了。”
楊遇明大驚:“你這個不孝子!”
他原本想呼喚左右近侍心腹拿了楊寶蔭,卻沒想到他的幾名心腹部將卻都站在了楊寶蔭的身后。
“你們……”
一名部將說道:“得罪了,提督大人,咱們也都是想謀一條生路。”
說著,便有幾個健卒將楊遇明給綁了。楊寶蔭對他老爹倒是一點也不客氣,直接讓人看守他老爹,自己則派了一名游擊帶著降表,速速出山尋找大明復**中的太子殿下,向他投誠。
白明修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他的人馬已經追趕了上百里,已經快要追上清軍了。
第二天拂曉,楊寶蔭帶領著已經繳械了的一萬多清軍從粵東山區走了出來。這也是迄今為止,白明修在進入廣東之后,所接收到的最大規模的投降部隊。白明修倒是比較欣賞楊寶蔭這種無條件投降的態度,不像是他老爹還要跟自己要個爵位。
白明修對楊寶蔭道:“不錯,你這個覺悟還是可以的,本宮在廣州府設了大明復**的第三訓練基地,在那里改變改造投誠人員以及新訓部隊,你可以到那里好好學習,如果混得不錯,出來也是個軍官。”
楊寶蔭其實之前就已經聽說,太子殿下是不會直接啟用降將降卒的,都要送進什么訓練基地去,作訓個幾個月甚至大半年才能出來。他原本想投了明軍就能得到重用,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
楊寶蔭咬了咬牙,也不跟白明修討價還價,跪地道:“多謝殿下恩典!”
至此,只有潮州府吳六奇還在頑抗,其他廣東州府都已經歸屬大明,白明修前后已經納降清軍近三萬人,汰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白明修準備再編制出兩個陸軍師。
而遠在北方,清廷終于被南明太子從澳洲返國奪占廣東所震動。而且清廷也因為兩藩“圍困”云南,遲遲不肯配合趙布泰動手剪除李定國的勢力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