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清的規定,只有軍功才能封王,而且戴鵬和承麟算是立國之功了,今后也無人能夠趕上。文和是文官,也最高只能封到國公,不過文和也被任命為了總理大臣之位。西清訂立的政府體制,高度地模仿了大明,求變求強之心明顯。
至于封爵的稱號,其實也有些可笑。費揚古不太敢直接拿大明的地名來封爵位,所以戴鵬的這個梁王,其實指的是梁贊,承麟的諾王,指的是諾夫哥羅德,文和的斯國公,指的是斯摩棱斯克。聽上去多少還是有些奇怪。
其余還有一些有功之人被封賞,大家都算是喜氣洋洋。也就是承麟在一旁站著,看著并不太在意的模樣。
大典之后,眾官離去,只有戴鵬、承麟和文和又被請去,與新皇對談。
三人見了費揚古之后就要下拜,費揚古笑道:“省卻這些繁文縟節,今日要是無三位,這大清也是沒有的。私下里只有我幾人時,不必在意許多。”
“多謝皇上。”
費揚古稍稍正色,道:“雖今日登基大寶,以正帝名,但我大清仍未徹底脫離危險,明軍仍如一把刀一樣,懸在我們的頭上。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掃蕩東歐,徹底建立起我們的新帝國。承麟,我看過你提的建議了,攻取烏克蘭和白羅斯,正合我意。”
費揚古緊接著又對文和道:“到今日,我們終于有穩定的根據地了。早前計劃的一系列開展工業的事情,還勞文相運籌。”
文和也謹慎點頭應下。
他們是有部分來自清末時期的機器、技術和工程師的,所缺的只是一個穩定的場所,以及大量的產業工人。
文和道:“我大清接下來首要即發展鋼鐵、機械、軍工等產業,此前我們的經濟模式以掠奪為主,現在立國,必然要改變方式。八旗設農莊,如果能妥善開發烏克蘭大平原,我大清未來不愁吃穿,但要充實財政,還得鼓勵工商。”
費揚古并不懂經濟,但是他信任文和。
“好,文相,十年生聚,我們至少要擁有抵擋蘇叔桓所部的能力。”
戴鵬此時道:“咱們這國里,到處都是毛發顏色不同、長相怪異的夷人,若是向治理好,還是有些困難的。”
費揚古道:“恩威并施,雙管齊下。讓他們剃發易服,不服從地就殺,但是也給他們一條活路。俄羅斯的農奴和哥薩克,以前過得都很難,通過入我八旗,能給他們一口飯吃。另外,令他們學國語,通識我文字。我要這帝國人人可互相交流,即便種群各異,也能為我大清效忠出力。”
只是,費揚古推廣的還不是滿語,而是漢語。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追趕大明,學習先進文化而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