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擊中的海蝎當即受損,不過雖然被炸了,但機炮轟擊和火箭彈打擊對其傷害也并不明顯,艦上航電和上層建筑被破壞了一點,然后海蝎上本來就沒有什么人,只要遠程操作系統和武器系統能夠使用就行了。
原本只是一個有些無聊的游戲,邵高遠等大學生們居然這時候體驗到了一絲慘烈感。
“這個游戲的AI比我想象中要強啊,居然還會選擇其他的作戰手段。”彭鵬說道。
“畫質雖然差了點,但是感覺還挺真實的。”
而此時,那些被木質帆船載著的紅旗-2導彈發射車也行動起來了。半主動雷達導引抓住了那些因為做動作而丟失了能量的F9F和A-4戰機,導彈應聲飛出,鉆入云霄中。
“該死的,是防空導彈!”
一架A-4攻擊機想要躲避這導彈的射擊,可是他的航速才**百千米每小時,而導彈的速度是2馬赫以上,逃也逃不過。
這會兒美利堅的軍機還沒有安裝熱誘彈這種東西,而且飛行員們基本上沒有應對導彈的經驗,本來能開發導彈的也只有美利堅帝國,他們肯定不可能去練這些東西。
“防空導彈的發射車,居然是放在帆船上的?”有美利堅海航飛行員看清了下面的場景,也是表示了理解不能。
發射導彈的人是白明修,獅號戰列艦有獅姐自己可以操控,所以白明修把自己也當成了“勞動力”,去操作那些紅旗-2導彈去了。也好在二號系統將遠程操控弄得比較容易,要不然連上手都會很麻煩。
“普通人當成游戲玩,還是有點亂糟糟的啊。這些家伙們雖然會對著目標開火,但是這個命中率和這個組織戰術程度,都是慘不忍睹啊,好在我這也算是亂拳打死老師傅了。”
如果美利堅海航知道敵人的防空密度是這個樣子的話,根本不會只派出這種規模的兵力,不到20架的攻擊機和魚雷機,雖然數量看上去不少了,但是被十幾艘海蝎上幾十門防空炮這樣篩一遍,緩慢的飛行速度耽誤下,能夠突破防空網的也不剩多少。
一些攻擊機不得不趕緊將自己的炸彈投向那些海蝎,三艘海蝎都被他們的炸彈命中,受損嚴重。
戰斗機們則拼死地護持著還是螺旋槳飛機的TBF魚雷機,穿越防空網,直擊后面他們真正的目標,獅號戰列艦。
但獅號戰列艦也毫不含糊,紅旗-7改防空導彈、37毫米的速射防空炮也都招呼過來,六架TBF魚雷機還沒有來得及發射魚雷就已經被擊落了。
只有兩架在匆忙中扔下了魚雷,魚雷入水之后向獅號戰列艦駛去,不過美軍多數時候是大量魚雷機一起進行集火進攻,也被稱為“鐵砧攻擊”。這種戰術需要飛行員預估出敵艦在魚雷到達時的位置,隨后兩個雷擊機小隊在攻擊的時候分別從左右兩個方向突擊,呈一個扇面向內的構造朝預定位置投放魚雷。
可只有兩架TBF,根本無法完全包住戰列艦,獅姐對付這些魚雷機也相當有經驗,看著魚雷入水的航跡,輕易地便躲避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