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有才是經驗之談,淮安府這一塊是南直隸出河工較頻繁的地方,因為境內河道多。
人呢一干重活就容易出汗,汗出多了身體內的鹽份就跟著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鹽份,就很容易沒力氣。
所以,挑河工們一般都要自已帶鹽和咸菜,指著官府給大家備是非常不現實的事。
那官府到時能定期把配給的糧食,準時發下來就算對得住河工們了。
“文亮啊,到工地上要帶著他們兩個,公家交待的事情你們聽著做,不要和人家吵,有什么事情找老馬和宋五,千萬不要自已去找人.....還有千萬不要瞎跑啊...”
“小四子,到了地方什呢事你都聽你大哥的,不要一個個瞎主張,還有我再跟你說下子,你千萬不要帶你侄子到外面瞎跑...”
在兩個老人不放心的囑咐聲中,陸家三人用扁擔挑著被褥和工具離開了家門。除了穿的衣服不同,看上去跟陸四前世出去打工的民工沒什么兩樣。
外面,村上要出河工的都陸續從家里出來,大人小孩依依告別。陸四就見到周二嫂抱著兒子大寶正拉著丈夫的手說著話。
“文亮吶,走啊!”
不遠處也要去挑河的鄰居蔣魁朝陸家這邊叫了聲。蔣魁年紀和陸文亮差不多,都是四十幾,不過卻是個光棍。
“哎,嗯哪,走了!”
陸文亮應了蔣魁一聲,回頭朝他爹陸有才說了句:“那爺,我們過去了啊。”
“去吧去吧,遲到了公家說話。”陸有才擺擺手,示意兒子放心去就是。
“媽,等我家來帶好東西把你吃。”
廣遠將系著爺兒倆被褥的扁擔擔在肩上,轉過頭跟他娘咧嘴笑了笑。
“你自已吃飽了就行,生活苦,想吃什呢叫你爺去買。”田娥偷偷抹了把眼淚,她真是心疼自已的丈夫和兒子。
“周二哥,走吧。”
陸四叫了聲和妻子正說話的周旺,周旺應了聲在妻兒戀戀不舍的目光中向陸家三人這邊走來,然后幾人同前面的蔣魁一起往村口走去。
村口,已經到了好幾人,都是大團村出河工的,其余的人也陸陸續續到齊。
大團村總共有23戶人家,按官府一戶出一人的說法,理論上就當有23個壯勞力一同去淮安。
但實際上卻只有17人,其余人家要么是以糧代工,要么就是花錢請人頂了,要么就是家中沒男丁,比如村口的吳老四家。
宋五是大團村帶隊的,挨個點了名字確認都來了后,便要眾人跟著他到區上集合點王家社。
冬月底,清晨的溫度很低,加上眾人剛剛和家人辭別,除了把出河工當成出遠門玩耍的陸廣遠,還有將去淮安當成一次機會的陸四外,村民的心情都不算太好,因此一路上話不多。
村里送行的女人們等著丈夫們的身影遠遠不見了,這才逐漸散了。
“回吧,”
陸有才也是直到子侄的身影消失不見,才彎著那有點駝的背慢吞吞的轉身回家。
吳氏拿袖子抹了抹眼淚,默默跟在老頭子后面。
“媽,爺啥時回來啊?”
大寶拉著他媽的手看著父親遠去的身影,既有些舍不得,又有些高興。舍不得是因為他爺不在家了,高興則是因為他爺不會再管著他了。
周二嫂也不知道丈夫什么時候能回來,里上只說這次河工期限緊,沒說什么時候回來。
因惦記著兒子肚子里有蟲的事,周二嫂便將大寶托給鄰居,喚了也要到鎮上去買東西的李家三姑娘一塊去鎮上給兒子抓藥,順便打些醬油回來。
陸四他們一行十七人跟在宋五后面,沿著村口那條挨著田邊的小路走了大約三里地就到了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