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野戰打不過你八旗兵,我就不和你打,認慫老老實實的挖溝,不丟人吧?
就你多爾袞這困獸猶斗的鬼樣子,傻子才和你一戰定勝負呢!
你多爾袞看不起我不打緊,有本事你去打良鄉城啊,盯著我這慫包干什么。
“結硬寨,深挖溝,打呆仗”的九字真言被陸四運用的出神入化,堪稱元嬰級大神水平。
多爾袞也是惱,良鄉城不比尾隨的順軍好打,因為他實在是沒有多少攻城器械,而且城上的火炮對清軍的威脅太大。
更叫攝政王惱火的是,每當他故意下令拔營往良鄉挺進,以誘使烏龜慫包的順軍從營中追出繼而給順軍來個回馬槍時,那順軍就是不動。
非等清軍往前走了有十幾二十里地,營中才奔出一支小規模騎兵為前哨警戒,繼而開出兩三千人扛著鐵鍬往前開進三里或五里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地開挖,先把有可能被騎兵利用的道路挖斷,再堂而皇之的拔營至此。
總之,尾隨的順軍在闖王殿下的英明指揮下,始終不給予清軍任何決戰及突襲機會。
甚至稍有風吹草動,出營挖溝的士卒就大喊:“韃子來了!”然后拼命的往回跑。
而那所謂來的韃子不過是幾騎八旗兵的探馬而矣。
這仗,怎么打?
有關北京正在議和的消息也讓清軍內部人心浮動,竟有不少滿洲將校偷偷與下面人說這仗恐怕要結束了,別再聽攝政王的平白把命丟了。
吃的也是越來越少,三萬人的大軍每天沒有糧食吃,光靠宰殺攜帶的牲畜,又能維持多久?
牲畜吃完了,難道還要宰戰馬不成?
沒了座騎,這三萬大軍拿什么同順軍打,又拿什么回家?
更可惱的是,那順軍每當夜幕降臨,就會有以幾人為一組的小分隊騎馬潛到清營附近,開始叫喊什么清軍弟兄們別打了,過來吧,大順給你們吃的,保證送你們回家之類蠱惑人心的話。
一般喊上幾句,這幫家伙就立時打馬飛奔,這是害怕被清軍抓住。但當發現出來抓他們的清軍回營后,這幫人又摸了上來,跟狗皮膏藥似的煩人。
甚至,昨天夜里順軍還在清軍大營外放起了煙花,說是什么慶祝和談成功,從此大順、大清叔侄相稱,兩國世代一家親。
多爾袞的臉色越發黃了,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