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暹毅親王,當年還不是權傾朝野的毅親王,就能將自己上面的十五位兄長整殘的整殘,整廢的整廢,貶到犄角旮旯里的皆貶,扶持自己的親兄長登基,而今又豈會輕易被殺。
在那處峽谷之處的被殺,不過是與嚴冽將軍一早就有的籌劃,峽谷之側有著藏身山洞,里面早已備好替身。
只一招偷梁換柱,便可瞞天過海,金蟬脫殼,而后以逸待勞,隔岸過火,最后再關門捉賊,一舉殲滅。
蘇嬈未至戰局中,未曾有親眼觀得此番諸暹內動,但只在云風所遞信箋之內,字里行間,她已可想得此番暹毅遲韶又是何等的震懾著人心。
嚴冽將軍的妥協投降也乃他們的謀算,家人的被抓不過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做出來的取舍,嚴冽將軍寫給毅親王的信箋里面已自作主張,這是他對追隨的王爺最堅定的信任。
雷霆手段,震懾人心,王者能耐,御下有方,此番平亂,麾下嚴冽將軍所出計策不可忽視,居功至偉。
一封信箋閱完,隨后另一封乃諸暹那些叛亂者最終的結局,以及暗中鼓動作亂的前朝余孽,他們的下場。
諸暹皇位之爭,那年的暹毅遲韶還有心軟放過了自己的一些兄長們,可此次動亂告訴暹毅遲韶,他們留不得。
至于那些被容皇后皆養廢的皇子們,在這場叛亂中一個也沒有留下,那最后一個沖到正德殿前的那個皇子,結局是被另一方那郡王殺之。
就在那郡王自以為自己登頂之際,暹毅遲韶再出手了,他連正德殿的殿門都未曾有觸碰到,更別說坐上那把讓他趨之若鶩殺紅眼的龍椅。
同樣被一箭穿心過。
最后,未曾閉合的眼只能死死的盯著近在咫尺的皇權,沒有了氣息。
諸暹此番平息內亂,暹毅遲韶連諸暹衛皇留給他的傳位圣旨都沒有拿出,諸暹朝臣皆已匍匐,吾皇萬歲。
暹毅遲韶踏上正德殿,撩動衣袍,正襟危坐上那把讓那些皇子和郡王殺紅眼的龍椅上,下得第一道指令。
舉國之力搜拿禍亂余孽。
只短短兩日時,在山間村中抓住了預備逃跑的晉超的三弟,本在戈壁關因護蘇五而死的晉超的那個三弟,他不過假死以隱藏,隨后暗中尋訪諸暹那些不中用的皇子,鼓動了他們叛亂,否則那些皇子哪里真有膽子,一切皆不過別有用心之人背后攛掇,以期望達成自己的目的。
發配苦寒之地的郡王,那三弟也以同樣手段鼓動。
他便是諸暹皇子與郡王之間聯合的中間人。
他自有法子將毅親王引離諸暹國,屆時派兵追殺,即便最后毅親王能活著回來,諸暹朝堂早已改朝換代,一個弒兄篡位之人,也將成為諸暹的叛賊。
他的鼓動作亂,給那些皇子和郡王的理由是因愛生恨,暹毅遲韶娶了他所喜女子,他才要對付暹毅遲韶。
而這三弟口中的這個所喜女子也不是別人,正是和親諸暹國的云瑯欣怡郡主,毅親王的側妃,趙蓮馨。
趙蓮馨,也是云風拿來的第二封信箋里面特意提及之人,不只因晉超三弟所找這蹩腳借口,還因另一番事。
就在京畿那么動起時,她也暗中有動作,密謀設計殺害了毅親王正妃。
毅親王正妃,諸暹國蘇家嫡出小姐蘇嬈,與毅親王鶼鰈情深,為側妃嫉妒,便在此時機下謀殺了正妃。
愛妃慘死,毅親王平亂之后得知,盛怒,本欲殺之趙側妃為愛妃報仇,得嚴冽將軍規勸,趙側妃終究乃云瑯和親的欣怡郡主,若將其殺之,恐累及諸暹與云瑯兩國之間和睦。
今諸暹一番大動,不易再與云瑯交惡。
最后,毅親王一封休書,將趙側妃遣送回云瑯,別再讓他見著這毒婦。
“諸暹毅親王,對他那位正妃當真亦是情深納若那正妃未被慘殺,他們夫妻恩愛有加,都可攜手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