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級的要行什么禮,平輩之間要如何行禮,若是長輩該如何行事。
到了李家,明月仍舊是進的后門,其實這東城人少的可憐,即使明月從正門進也不會驚動什么。
只是這幾日明月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話本上的身份不同,尊卑貴賤的鴻溝是什么了。
她原本對正門后門,側門偏門并不在意,但是那些婆子教她規矩時,教的最多的就是那些低人一等的禮儀。
這樣讓明月感到很不適應。
李家即使是后門也是古樸大氣的,就連進門的臺階也高。
高大的密不透風的門將陽光擋住,讓人有些壓抑。
明月心里突然就憋著一口氣。
她終于感受到了寄人籬下的滋味了。
兩個丫鬟扶著她進了后門。
此時的后門人也不多,有個身材消瘦一些的男子穿著管事的衣服帶著人等著明月。
他上下打量了明月一眼,點了點頭,說了什么明月沒看清,因為他繞過明月,跟身后的徐娘子說去了。
南城離這里不算遠,到了這里明月只管跟著人走就是了。
李家很大,穿過了不知道多少門,陽光或明或暗,似乎每個門后面的景色都不同,但明月無心欣賞。
最終她被帶到了一個正廳。
此時正廳上坐了幾個人,主位上坐著的正是那晚過來的李瑾瑜。
側坐的兩人一男一女,五十多歲左右,皆是身著不俗,那老婦人與李瑾瑜明月都有幾分相像,而那面無表情眉頭微皺的老爺子卻是看都不看明月一眼。
想來這李家對她最不滿的就是這個外祖父了。
那老婦人應該就是李家老夫人李瑾瑜的親娘她的外祖母了。
那老婦人對她的態度也不算太好,但至少看了她幾眼。
明月眼瞼低垂,按照婆子們這些天教的行了個標準的禮。
不大一會,她被輕柔的扶起,李瑾瑜拉著她笑著到了兩位老人面前,不知道是說了什么。
明月能看清外祖父的臉色,先是不滿,臉色有些不好,后來勉強的點了點頭。
而外祖母則嘆了口氣,明月從她嘴型能看出她說的是:“放心,我懂你的意思,已經安排好了。”
再看李瑾瑜,明明是言笑晏晏,卻好像笑容里藏著些什么,給人的壓力比那天晚上的更要大。
再想剛剛,這是李府,旁邊沒別的外人,李瑾瑜仍舊是坐在主位上。
李瑾瑜貴為王妃身份尊貴不假,但正常來說沒有外人,在父母跟前應該不用遵從這些虛禮,如今這樣,恐怕是她來之前發生了什么。
明月雖然經歷的事情不多,還有些膽小怕事,但她并不傻,這其中關鍵更是一眼便瞧了出來。
過了一會,李瑾瑜帶著明月行了行禮,便拉著她走了。
現在門外等著她們出來的丫鬟則自覺的跟在后面。
李瑾瑜的手光滑中帶著一絲涼意,與徐娘子有些粗糙但微暖的手截然不同。
顯然李瑾瑜很熟悉這里,前面沒有人引路,她也帶著一行人輕車熟路的到了一個精致的小院里。
這小院精致的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個姑娘家的住處。
葡萄架下的秋千,窗欞外養著許多明月沒見過的花草被照料的很好,陽光盡數傾灑下來,雕著花鳥的柱子映襯著這院子精致的擺設,一切都很好。
李瑾瑜拉著明月進了屋子。
屋子里一塵不染,她笑著把明月按在梳妝臺前,神色溫柔的慢慢說道:“這里是我未出閣時的住處,今天過后你就安心的住在這里就行,中秋那天我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