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現場所有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方黎,作為扶貧話題的發起者,他的關注度始終是最高的。
方黎拿起話筒用一種沉重的語氣道:“我覺得東哥還是有點過于樂觀了,這種方法只適合用于一些鄉鎮貧困戶,真正一些深山里的老百姓連打字都不會,讓他們操控復雜的電商后臺,難度實在是太大。”
“而且這種模式的扶貧也只適合個體,并且隱患很大。”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一陣議論,主持人也好奇的問:“方總能具體說一說嗎?”
方黎點點頭:“其實很簡單的道理,老百姓都是盲目的,當看到別人賺錢的時候,肯定就會跟風,如果是像走地雞這種比較暢銷的農產品還好,要是一些原本就小眾的農產品,生產的人多了,就會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且老百姓相互之間為了也會形成惡性競爭,最終誰都賺不到錢。”
聽方黎這么一說,現場不少觀眾頓時覺得的確如此,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太多了,一家開了早餐店賣包子火了,可能明天隔壁就會多出一家同樣賣包子的,要是這兩家都賺到錢了,或許過幾天整條街都是賣包子的了,吃早餐的人還是那么多,最后還會因為競爭關系弄得雞飛狗跳。
東哥看了看方黎,并沒有進行反駁。
主持人含笑的看著方黎:“我聽說方總最近正在推行扶貧項目,能具體點聊一聊嗎?”
方黎自然樂得多一個宣傳的機會:“當然,其實說起來也并不復雜,無非就是通過實地考察,找出最符合當地氣候、土壤生長的農產品,幫助民眾進行科學種植,然后進行加工、包裝、宣傳、銷售。”
“比如之前我們經過實地考察發現當地有一種山茶樹,可以加工成山茶油,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用油,長期食用對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很好的療效,當地也有成立山茶油的企業,但是始終沒有把銷量做起來,所以我們跟當地政府合作,對原有的山茶油企業進行收購,同時對山茶油進行重新的產品定位宣傳、銷售,預計明年就能在原先基礎上增加山茶樹兩萬畝的種植面積。”
“在我看來,扶貧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事情,需要面對的市場環境也相當復雜,我們不能指望作為個體的普通老百姓去單獨面對整個市場的風險,還是要發揮企業跟政府的優勢進行規模化種植、養殖。”
主持人想了想:“按照方總所說,那豈不是又回到了原先的合作社模式?”
方黎搖頭道:“的確有點像,不過跟合作社模式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企業相比于合作社更懂市場,知道如何去賺錢,同時也更加靈活,可以隨時改變策略,是增加種植面積,還是減少種植面積,去另外種植一些作物,避免貧困民眾重新返貧。”
有些年齡小一點觀眾聽得云里霧里,他們成長的年代合作社模式早就已經成為歷史了。
主持人看了看時間,話鋒一轉,結束了這個話題:“下面這個話題我想大家一定會感興趣,華夏互聯網發展的這些年來,我們見到了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甚至拍案叫絕的產品,今天我們也借機采訪一下各位互聯網行業的頂尖大佬們,未來什么樣的產品會讓你們為之心動呢?要不我們從周總先來?”